陬隅跃清池
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,三月三日会,作诗不能者,罚酒三升。隆初以不能受罚,既饮,揽笔便作一句云:‘陬(zōu)隅跃清池。’桓问:‘陬隅是何物?’答曰:‘蛮名鱼为陬隅。’桓公曰:‘作诗何以作蛮语?’隆曰:‘千里投公,始得蛮府参军,那得不作蛮语也?’”
郝隆赋诗用蛮语“陬隅”是借谐语以洩官小职卑的愤懑。后因用为诙谐蛮语之典。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四《久客书怀》:“钦乃声饶楚,陬隅句带蛮。”
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,三月三日会,作诗不能者,罚酒三升。隆初以不能受罚,既饮,揽笔便作一句云:‘陬(zōu)隅跃清池。’桓问:‘陬隅是何物?’答曰:‘蛮名鱼为陬隅。’桓公曰:‘作诗何以作蛮语?’隆曰:‘千里投公,始得蛮府参军,那得不作蛮语也?’”
郝隆赋诗用蛮语“陬隅”是借谐语以洩官小职卑的愤懑。后因用为诙谐蛮语之典。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四《久客书怀》:“钦乃声饶楚,陬隅句带蛮。”
宋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陈无己(宋陈师道字履常,一字天己,彭城人,性行高洁,长于诗文词赋,元祐中曾受到苏轼等人举荐,累迁秘书省正字。有《后山集》、《后山谈丛》、《后山诗话》等著作行世)每登临得句,即急
出师:出兵。有名:有正当理由。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。也比喻有正当借口去干某事。语本《礼记.檀弓下》:“师必有名。”见“师出有名”。京剧《将相和》1场:“赵若献璧,乃惧怕我邦,不难臣服;若是不献,再去征讨
同“庞公采药”。元杨载《寄题罗氏别业》诗:“已似庞公隐,何时重入城?”
跂( ㄑㄧˇ qǐ ):通“企”,踮起脚尖。 我踮起脚尖向前望。 形容盼望心切。语出《诗.卫风.河广》:“谁谓宋远,跂予望之。”三国.魏文帝《秋胡行》:“从尔何所之?乃在大海隅。灵若道言,贻尔明
同“文通残锦”。清黄遵宪《己亥续怀人》诗之七:“零星几卷灵鹣阁,只算江郎制锦余。”
犹言旋转乾坤。唐 张鼎《邺城引》:“荡海吞江制中国,回天运斗应南面。”见“回天倒日”。唐·张鼎《邺城引》:“荡海吞江制中国,~应南面。”【词语回天运斗】 成语:回天运斗汉语大词典:回天运斗
谓恋爱时女方的赠物。《诗.邺风.静女》:“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”彤管:汉代郑玄笺:“彤管,笔赤管也。”或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。说:同“悦”。炜( ㄨㄟˇ wěi ):鲜明的样子
同“兔苑宾”。宋洪适《选冠子》词:“兔园宾客,高会坐移清漏。”
《后汉书.孝和皇帝纪》元兴元年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唐羌字伯游,辟公府,补临武长。县接交州,旧献龙眼荔支,及生鲜献之。驿马昼夜传送之,至有遭虎狼毒害,顿仆死道不绝。”《新唐书.杨贵妃传》:“妃嗜荔支,
同“凤凰池”。南朝 宋谢庄《让中书令表》:“臣闻壁门天邃,凤沼神深。”宋梅尧臣《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》:“君门赐胙予何有,不似矜夸凤沼傍。”【词语凤沼】 汉语大词典:凤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