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随珠弹雀

随珠弹雀

亦作“明珠弹雀”,比喻做事不知衡量轻重,因而得不偿失。庄子认为,大道的精华是用以自身修养,它的残余部分则应用以治理国家和天下。由此看来,建树帝王那样的功业,只是得道的人可干可不干的小事,并不能用它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!而当今怀有世俗之见的那些身分高贵的人,往往冒着危害身体和性命的危险去追名逐利,实在可悲!如果现在有人用名贵的随侯之珠作弹丸,去弹击高飞千仞的麻雀,世人一定会笑话他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因为付出代价太大而收获微薄啊!更何况一个人的生命远非随侯之珠所能相比的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让王》:“故曰:‘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余以为国家,其土苴以治天下。由此观之,帝王之功,圣人之余事也,非所以完身养生也。今世俗之君子,多危身弃生以殉物,岂不悲哉!凡圣人之动作也,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。今且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,是何也?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。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!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未有动天下之众而为一城者,所谓以随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也。”


见“隋珠弹雀”。《初学记》卷19引汉·张子并《讥青衣赋》:“~,堂溪刈葵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。”

【今译】 《庄子》 中讲,如果有人用随侯之珠做弹丸去弹射高飞千仞的鸟雀,必然会成为笑柄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他所使用的是贵重之物,而要获得的却是轻贱的。参见《随侯蛇珠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轻重失当,得不偿失。

【典形】 明珠弹飞鸟、千仞弹珠、随珠弹雀、弹飞翼、弹雀、弹鹊、弹随、珠抵鹊、明珠弹丸、随珠弹、弹随珠。

【示例】

〔明珠弹飞鸟〕 宋·陆游《和陈鲁山》之六:“捐身易富贵,明珠弹飞鸟。”

〔千仞弹珠〕 唐·骆宾王《久戍城有怀京邑》:“九微光贲玉,千仞忽弹珠。”

〔随珠弹雀〕 清·秋瑾《杂咏》:“随珠弹雀总辛酸,蜮箭伺人感百端。”

〔弹雀〕 宋·黄庭坚 《被褐怀珠玉》:“弹雀轻千仞,连城买一双。”

〔弹鹊〕 清·王夫之 《示从游诸子》:“诸君怀玉空弹鹊,老汉直钩尽钓鱼。”

〔弹随〕 唐·骆宾王《在江南赠宋五之问》:“弹随空被笑,献楚自多伤。”

〔珠抵鹊〕 清·黄遵宪《九姓渔船曲》:“张罗得鸟虽有缘,将珠抵鹊宁非误?”


【词语随珠弹雀】  成语:随珠弹雀汉语词典:随珠弹雀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公坐池

    源见“山公醉酒”。指宴饮。唐 韩仲宣《晦日重宴》诗:“陈遵已投辖,山公正坐池。”

  • 游必有方

    见〔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〕。主谓 要出游,须告知去处。语出《论语·里仁》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明·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续编》:“母王夫人勉之曰:‘志在四方,男儿事也。即语称~,不过稽远近

  • 伯牛之疾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伯牛有疾,子问之,自牖执其手,曰:‘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’”朱熹集注:“伯牛,孔子弟子,姓冉,名耕。‘有疾’,先儒以为癞也……‘自牖执其手’,盖与之永诀

  • 角马

    源见“乌头白,马生角”。头上长角之马。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。南朝 梁刘孝威《怨诗》:“王嫱向绝漠,宗女入祁连。雁书犹未返,角马无归年。”

  • 雀屏射目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选婿或求婚成功。明陆采《怀香记.飞报捷音》:“雀屏射目夸连中,不劳丝幕更牵红。”【词语雀屏射目】   汉语大词典:雀屏射目

  • 饥附饱扬

    附:依附。扬:飞扬、高飞。饥寒困窘时便来依附,饱暖得志之后便远走高飞。比喻自私自利,不讲情义。慕容垂(326-396年),字道明,昌黎棘城(今辽宁义县)人。十六国时期后燕的建立者。前燕时,封吴王,曾大

  • 骑青竹

    同“骑竹杖”。唐 张蠙《华阳道者》诗:“惟餐白石过白日,拟骑青竹上青冥。”【词语骑青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骑青竹

  • 舍本逐末

    亦作“舍本而问末”,“舍本事末”,“弃本逐末”。放弃重要的、基本的,而去追求细枝末节。比喻做事不从根本问题下手,而只在细微的事情上用力气。公元前264年,齐王建派使臣问候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。信还未打

  • 伏盐车

    同“骥伏盐车”。唐钱起《送沈仲》诗:“举酒常叹息,无人达子虚。夜光失隋掌,骥?伏盐车。”唐 牛上士《古骏赋》:“垂两耳兮伏盐车,倚双辀兮惭蹇驴。”

  • 灵犀心通

    同“灵犀暗通”。宋向子諲《梅花引.戏代李师明作》词:“要相逢,得相逢,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