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青城鹧鸪啼

青城鹧鸪啼

元.脱脱等《金史.崔立传》:“四月壬辰,立以两宫、梁王、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,甲午北行,立妻王氏备杖卫送两宫至开阳门。是日,宫东三十七辆,太后先,中宫次之,妃嫔又次之,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,次取三教,医流、工匠、绣女皆赴北。”晋.崔豹《古今注.鸟兽》:“南山有鸟,名鹧鸪,自呼其名,常向日而飞。”

金末,崔立杀二丞相,至青城向蒙古军投降,回来后烧汴京城橹(城顶部望楼),以表诚意。同时又将金王朝的两宫妃嫔、宗室子弟五百余口,及工匠、医流等人送往青城。“青城鹧鸪啼”指金王朝灭亡的一段痛史。后因用为咏金朝灭亡之典。相传鹧鸪啼声似“行不得也哥哥”,鸣声凄苦。

元.卢挚〔双调.蟾宫曲〕《夷门怀古》:“恰鼓板声中太平,鹧鸪啼惊破青城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天台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其后则又作柏梁、铜柱、承露仙人掌之属矣。……乃作通天茎台,置祠具其下,将招来仙神人之属。……天子为塞河,兴通天台。……”汉武帝一生好求仙,故筑祠阁,奉巫供神,修高楼崇台,以迎仙神。

  • 乌衣旧宅

    《宋书.谢弘微传》:“谢混风格高峻,少所交纳,唯与族子灵运、瞻、曜、弘微并以文义赏会。尝共宴处,居在乌衣巷,故谓之乌衣之游,混五言诗所云‘昔为乌衣游,戚戚皆亲侄’者也。其外虽复高流时誉,莫敢造门。”《

  • 歌襦袴

    同“歌五袴”。宋刘辰翁《瑞鹤仙.寿翁丹山》词:“太平易作。听父老,歌襦袴。”宋 平江妓《贺新郎.送太守》:“怕宣郎、旌旗轻转,易歌襦袴。”

  • 泉客泪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谓伤离别。唐李商隐《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》诗:“东道违宁久,西园望不禁。江生魂黯黯,泉客泪涔涔。”

  • 鹤乘轩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比喻滥居禄位。宋陆游《读〈隐逸传〉》诗:“终南处士入都门,少室山人补谏垣。毕竟只供千载笑,石封三品鹤乘轩。”【词语鹤乘轩】  成语:鹤乘轩汉语大词典:鹤乘轩

  • 青山石妇

    源见“望夫石”。指望夫石。借以象征妻子对丈夫用情坚贞不二。唐鲍溶《期尽》诗:“青山石妇千年望,雷雨曾知来不来。”

  • 失晨之补

    同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清 徐芳《答张蕙嶫书》:“此行一息未先朝露,扁舟只杖,与汗漫焉,亦固失晨之补也。”

  • 习焉不察

    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后因用“习焉不察”表示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。宋张淏《云谷杂记.取进止》:“当栖楚待罪时,处分未出,其曰进止,

  • 荀奉倩

    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惑溺》:“荀奉倩与妇至笃,冬月妇病热,乃出中庭,自取冷还,以身熨之。妇亡,奉倩后少时亦卒。”三国魏荀粲,字奉倩,其夫妻情感深厚,后人常以“荀粲熨妇”喻情深意长。

  • 挥落日戈

    同“挥戈回日”。明刘基《次韵和石末公悲红树》之一:“何自能挥落日戈,时衰宁复感山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