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非驴非马

非驴非马

龟兹(qiū cí秋慈):古代西域国名,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。汉宣帝元康元年(前65年)龟兹国王绛宾及夫人来到汉朝首都长安朝见汉宣帝,在汉朝住了一年,受到优厚的款待。以后又来长安朝拜数次,对汉朝的服饰和礼仪很喜爱。回国之后,龟兹王在宫室建筑、钟鼓礼乐、外交礼仪等方面都极力仿效汉朝。西域各国胡人见后都觉得很好笑,说:“龟兹国王搞的这一套,说驴不是驴,说马又不是马,倒像是一头骡子。”后以此为典,讥讽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96下《西域传下·龟兹传》3916页:“龟兹王绛宾亦爱其夫人,上书言得尚(匹配)汉外孙为昆弟,愿与公主女俱入朝。元康元年,遂来朝贺。王及夫人皆赐印绶。夫人号称公主,赐以车骑旗鼓,歌吹数十人,绮绣杂缯琦珍凡数千万。留且一年,厚赠送之。后数来朝贺,乐汉朝衣服制度,归其国,治宫室,作徼道周卫,出入传呼,撞钟鼓,如汉家仪。外国胡人皆曰:‘驴非驴,马非马,若龟兹王,所谓驘(即“骡”)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孙觌《读类说》之一:“龟兹堪一笑,非马亦非驴。” 近代·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69回:“屈映光以巡按使兼总司令,布告中外,非驴非马,惊骇万状。” 鲁迅《两地书》之11:“这封信非驴非马不文不白地乱扯一通,该值一把火,但反过来说是现在最新的一派文字,也可以的,我无乃画狗不成耳。”


并列 既不是驴,也不是马。后常形容什么都不像的东西。语本《汉书·西域传》:“驴非驴,马非马,若龟兹王所谓骡也。”瞿秋白《乱弹·新英雄》:“不是活人说的话,也不是死人说过的话,而是~的骡子话。”△用于描写什么都不像。→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↔浑然天成


【词语非驴非马】  成语:非驴非马汉语词典:非驴非马

猜你喜欢

  • 雷门鹤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一六引《临海记》:“郡西北有白鹤山,周回六十里,高三百丈,有泄水悬注,遥望如倒挂白鹤,因以为名。古老相传,云此山昔有晨飞鹤入会稽龙门鼓中,于是雷门鼓鸣,洛阳闻之。孙思时斫此鼓,见白鹤飞

  • 尺步绳趋

    谓行有准绳,循法度。清 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:“以彼其文,岂不周规折矩,尺步绳趋,佳乎否乎?”见“绳趋尺步”。清·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:“以彼其文,岂不周规折矩,~,佳乎否乎?”【词语尺步绳趋】  成

  • 略识之无

    《新唐书.白居易传》载: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,生下来七个月时,就认得“之”、“无”两个字,百试不误。后遂称稍为认得几个字,读过几天书的人为“略识之无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九回:“最可笑的,还有一班市

  • 坐井

    同“坐井观天”。明李贽《又与从吾书》:“此中如坐井,舍无念无可谈者。”【词语坐井】   汉语大词典:坐井

  • 恂恂善导

    见“循循善诱”。《后汉书·郭太等传论》:“~,使士慕成名,虽墨、孟之徒,不能绝也。”

  • 无下箸处

    箸:筷子。吃饭没有下筷子的地方。形容生活极其奢侈,对饮食百般挑剔。典出晋人何曾之事迹。何曾(199-278年),字颖考,陈国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出身世家大族,曹魏时官至司徒,曾参加司马懿和曹爽争权及

  • 过眼云烟

    同“过眼烟云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尽道是用不尽的金银,享不完的福禄了。谁知过眼云烟,容易消歇。”偏正 如同烟云在眼前掠过一般。比喻身外之物或很快就消失的事物。语本宋·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譬之烟

  • 卖刀

    同“卖剑买牛”。宋洪适《临江仙.送罗倅伟卿权新州》词:“卖刀无旷土,赠扇有仁风。”

  • 陶潜杯

    源见“陶令酒”。指纵情畅饮。唐李白《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》诗:“虽游道林室,亦举陶潜杯。”

  • 平安钱

    参见“成千累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