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立石,与鲁诸儒生议,刻石颂秦德。”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“颂石”。唐杨炎《河西节度使杜公碑》:“以炎耳目馨香,记之篆刻……徘徊颂石,永代作好。”【词语颂石】 汉语大
唐.元稹《行宫》:“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。”诗的大意为:几个白头宫女,在春天花开季节,回忆当年开元遗事,闲述玄宗皇帝的各种轶闻。诗歌集中表达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和红颜易老的人
《文选》卷十九,三国魏.曹子建(植)《洛神赋》:“余情悦其淑美兮,心振荡而不怡。无良媒以接欢兮,托微波而通词。愿诚素之先达兮,解玉佩以要之。曹植《洛神赋》云其曾见到洛神,并“解玉佩”向她表示爱慕之情。
源见“叱石为羊”。本为黄初平叱石起羊。用以咏石梅。清改琦《壶中天.虞山石梅》词:“此地小驻游仙,初平叱起,顽石皆仙骨。”
《旧唐书.韦澳传》:“〔韦澳〕登第后十年不仕。伯兄温,与御史中丞高元裕友善,温请用澳为御史,谓澳曰:‘高二十九持宪纲,欲与汝相面,汝必得御史。’澳不答。温曰:‘高君端士,汝不可轻。’澳曰:‘然恐无呈身
充类:推类。义:道理。 意谓用同类事物比照类推,把道理引申到极点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,充类至义之尽也。”朱熹集注:“夫禦人于国门之外,与非其有而取之,二者固皆不义之类;然
同“齿嚼欲碎”。宋文天祥《代王夫人作》诗:“铜驼恨,那堪说!想男儿慷慨,嚼穿龈血。”述宾 形容愤恨已极。宋·文天祥《满江红·代王夫人作》:“想男儿慷慨,~。”△多用于表示人愤怒时的神情。也作“嚼齿穿龈
《左传.隐公三年》:“蘋蘩蕰藻之菜……可荐于鬼神,可羞于王公。”后因以“蘋蘩”泛指祭品。唐杜牧《闻开江相国宋下世》诗之二:“月落清湘棹不喧,玉杯瑶瑟奠蘋蘩。”《诗.召南.采蘩序》:“《采蘩》,夫人不失
同“离鸾别凤”。唐李商隐《当句有对》诗:“但觉游丝绕舞蝶,岂知孤凤忆离鸾。”宋 洪?《齐天乐.闺思》词:“断雁无情,离鸾有恨,空想吴山越水。”【词语离鸾】 汉语大词典:离鸾
同“文翁化俗”。唐羊士谔《书楼怀古》诗:“何独文翁化,风流与代深。水云无旧辙,骚雅有遗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