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

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

腹饥口渴的人在饮食上容易得到满足。 比喻急迫需要,无暇选择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民之憔悴于虐政,未有甚于此时者也。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”《资治通鉴.唐纪.太宗贞观四年》:“久安之民骄佚,骄佚则难教;经乱之民愁苦,愁苦则易化。譬犹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也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.痴公子狠使噪脾钱》:“又道是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大凡人在饥渴之中,觉得东西好吃。”章炳麟《与熊克武书》:“兄能与协和交欢,此则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之会。”


其他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,口渴的人什么水都可以喝。比喻急需某物的人容易满足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民之憔悴于虐政,未有甚于此时者也。~。”△多用于写人的心理欲望方面。


【词语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】  成语: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汉语词典: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

猜你喜欢

  • 率马以骥

    汉.扬雄《法言.修身》:“或曰:‘治己以仲尼,仲尼奚寡也?’曰:‘率马以骥,不亦可乎?’”“率马以骥”谓用骏马带领群马。后用作在众人中要找一个贤能的人作表率的典故。《三国志.魏书.杜畿传》注引《杜氏新

  • 乌鱼之瑞

    源见“白鱼入舟”。指祥瑞之兆。汉王充《论衡.卜筮》:“周王伐纣,遇乌鱼之瑞。”

  • 颠倒著衣裳

    同“颠倒衣裳”。唐白居易《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》诗:“枕上忽惊起,颠倒著衣裳。”

  • 桃李不须言

    源见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谓品行高尚的人自然受人仰慕。明袁宏道《邺城道》诗之八:“成蹊人自省,桃李不须言。”

  • 折腰步

    源见“孙寿愁眉”。摆动腰肢、扭捏作态的走路姿势。形容女子步态妖冶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.寺塔记上》:“蝉怯折腰步,蛾惊半额嚬。”【词语折腰步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腰步

  • 驷马夸题柱

    源见“题桥柱”。比喻称赞取得功名荣显。明文徵明《送柯奇纯主事归莆阳》诗:“不须驷马夸题柱,且着斑衣慰依闾。”

  • 石牛开道

    秦惠王伐蜀不知道路,便造五只石牛,把金子放在牛尾之下,欺骗蜀人说牛能屎金,而得以开道灭蜀的故事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沔水》:“来敏本蜀论云:‘秦惠王欲伐蜀,而不知道,作五石牛,以金置尾下,言能屎金。蜀

  • 莱公衣

    同“莱子衣”。元揭傒斯《送人归豫章》诗:“手持毛公檄,身着莱公衣。”【词语莱公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莱公衣

  • 左支右绌

    见“支左诎右”。并列 支,支撑;绌,不足,不够。语本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引作“支左诎右”,后转为“左支右绌”。①力量不足而顾此失彼的状况。明·陈子龙《议财用》:

  • 亡何日饮

    同“日饮亡何”。宋苏轼《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》诗:“老守亡何惟日饮,将军竟病自诗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