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饭颗嘲杜甫

饭颗嘲杜甫

源见“饭颗山”。讥人作诗拘谨辛苦。金元好问《天涯山》诗:“诗狂他日笑遗山,饭颗不妨嘲杜甫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旧唐书·杜甫传》:“天宝末诗人,(杜) 甫与李白齐名,而白自负文格放达,讥甫龌龊,而有饭颗山之嘲诮。”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 高逸第三》:“ (李白) 尝言兴寄深微,五言不如四言,七言又其靡也,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! 故戏杜曰:‘饭颗山头逢杜甫,头戴笠子日卓午。借问别来太瘦生,总为从前作诗苦。’盖讥其拘束也。”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轻佻》:“李白戏赠杜甫曰:‘长乐坡前逢杜甫,头戴笠子日卓午。借问形容何瘦生? 只为从来学诗苦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天宝年间诗人中,杜甫(字子美) 与李白齐名,而李白认为自己文风豪放旷达,认为杜甫太拘泥计较格律,束缚了情感、内容。曾作诗戏赠杜甫道:“饭颗山头遇见杜甫,头戴着竹笠正当午。问一声为什么这么瘦?都因为从前作诗太辛苦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作诗文辛苦,使身体消瘦; 也泛指吟诗作文。

【典形】 嘲饭、嘲饭颗、杜甫山、杜瘦、饭颗嘲杜甫、饭颗山、饭山瘦、诗中瘦、瘦如饭颗、子美瘦、瘦拾遗、相逢瘦、饥吟饭颗山、山头杜甫、相嘲饭颗山、饭山嘲、作诗瘦。

【示例】

〔嘲饭〕 明·杨慎《清江引·康良卿席上》:“仙娥句笑盐,狂客诗嘲饭,青鸾寄书西去懒。”

〔嘲饭颗〕 宋·苏轼《徐使君分新火》:“从来破釜跃江鱼,只有清诗嘲饭颗。”

〔杜甫山〕 清·王夫之《出郭赴李缓山之约》:“笛声恰在桓伊步,饭颗初逢杜甫山。”

〔杜瘦〕 清·程先贞《乙未元日》:“饭颗相逢怜杜瘦,糠稃自食逊陈肥。”

〔饭颗嘲杜甫〕 金·元好问 《天涯山》:“诗狂他日笑遗山,饭颗不妨嘲杜甫。”

〔饭山瘦〕 宋·苏轼《答孔周翰求书与诗》:“征西自有家鸡肥,太白应惊饭山瘦。”

〔诗中瘦〕 明·李东阳《答奚元启四首次韵》:“老年正坐诗中瘦,尘世惟笑病里闲。”

〔瘦如饭颗〕 宋·陆游《春来食不继戏作》:“瘦如饭颗吟诗面,饥似柴桑乞食身。”

〔子美瘦〕 宋·苏轼《次歆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》:“尔来子美瘦,正坐作诗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马载尻舆

    同“尻轮神马”。宋苏轼《赠袁陟》诗:“不见袁夫子,神马载尻舆。”

  • 戟指

    同“戟手”。明李东阳《奕说》:“其胜者施施然,若辟土地而朝秦 楚;不胜则赪面戟指,无所不至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.〈出关〉的关》:“然而别一方面,慷慨激昂之士也露脸了,他戟指大叫道:‘我们中国有半个

  • 螳螂拒辙

    源见“螳臂当车”。比喻不自量力,必招失败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载文》:“及其申诰誓,降移檄,便称其智昏菽麦,识昧玄黄,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,临戎贾勇犹螳螂之拒辙。此所谓厚颜也。”见“螳螂当车”。唐·刘知几

  • 投袂

    谓振袖而起,形容精神奋发之状。《左传.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。”投:振。袂( ㄇㄟˋ mèi 妹):衣袖。【词语投袂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袂

  • 加葱

    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徐无鬼见武侯,武侯曰:‘先生居山林,食芧栗,厌葱韭,以宾寡人,久矣夫!今老邪?其欲干酒肉之味邪?’”又,《庄子》(佚文):“春月饮酒加葱,以通五脏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二引)据

  • 委肉虎蹊

    把肉放在饿虎出没的路上,比喻处境危险,灾祸将至。《战国策.燕策三》:“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,祸必不振矣。”蹊:路。振:挽救。述补 委,抛弃,蹊,小路。把肉弃置在饿虎出没的路上。比喻处境危险,灾祸即将到来

  • 子瑕矫

    源见“分桃”。指弥子瑕驾君车事,表现忘情的忠诚。南朝 齐陆厥《中山王孺子妾歌》:“子瑕矫后驾,安陵泣前鱼。”

  • 象鞮

    同“象寄译鞮”。梁启超《〈适可斋记言行〉序》:“所见所闻,其象鞮之流,往往学此为衣食记,无通识,无远志。”【词语象鞮】   汉语大词典:象鞮

  • 一致而百虑,同归而殊途

    见〔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〕。

  • 质子寄书

    王韶之《始兴记》:“晋中朝有质子将归。忽有人寄其书,告曰:‘吾家在观亭庙,石间有悬藤,君扣藤,家人必自出。’归者如言,果有二人出水取书,并曰:‘江伯令君前。’入水,见屋舍甚丽。今俗咸言观亭有江伯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