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香火因缘

香火因缘

香火:旧时迷信,供奉神佛用的香和蜡烛。因缘:佛家语,即缘分。古时结盟须设香案,点燃香烛向神发誓。佛家因此称彼此意气契合为“香火因缘”,表示前世就已结盟好。后用以形容情意深切,相爱至深。陆法和,北齐人,会道术,能未卜先知,隐居于江陵百里州(今湖北江陵)。侯景之乱时,帮助梁湘东王打败并捉住了侯景的部下沈约。梁元帝任命他为都督郢州刺史,部曲数千人。元帝败灭后,陆法和进入齐朝,自号荆山居士。他在身体无病时就告诉弟子们自己的死期,到时果然死去。梁元帝时,陆法和在江夏(今湖北云梦)招兵造船,打算攻打襄阳(今湖北襄樊),进入武关(今陕西丹凤东南),梁元帝派人阻止他。陆法和说:“我是求佛的人,还不曾想追求梵天王坐处,怎会打算坐王位?只是空王佛所和你有前世的缘分,看到你将有灾祸到来,特意来救援你罢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北齐书·陆法和传》卷32,430页“法和曰:‘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。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见主人应有报至,故求援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白居易《喜照、密、闭、实四上人见过》:“臭帑世界终须出,香火因缘久愿同。” 清·袁牧《随园书牍·答明我斋参领书》:“倘非陆法和所谓的前生有香火因缘者,何能如是。”


偏正 指彼此意气契合的缘分。香火,敬神时点燃的香烛。因缘,佛家语。意为因此物而生彼物是因,此物缘彼物而成为缘。语出《北齐书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 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~,见主人应有报至,故求援耳。”李劼人《大波》:“现在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,大抵都是我所招考训练而成就,不说师生关系,多少总有点~罢? 何况第三十一、二标各营,还是在我手上扩充的。”△多用于缘分方面。


【词语香火因缘】  成语:香火因缘汉语词典:香火因缘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镜

    同“玉镜台”。明梅鼎祚《玉合记.参成》:“这分明,是温家勾凤引鸾的玉镜。”【词语玉镜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镜

  • 庾郎鲑菜

    《南齐书.庾杲之传》:“〔庾杲之〕清贫自业,食唯有韭葅、?韭、生韭杂菜,或戏之曰:‘谁谓庾郎贫,食鲑常有二十七种。’言三九也。”后因以“庾郎鲑菜”形容贫士生活清贫。宋黄庭坚《戏赠彦深》诗:“庾郎鲑菜二

  • 黍稷情

    源见“黍离愁”。指亡国的感慨。清方文《喜龚孝升都宪至》诗之二:“每涉江 淮路,偏多黍稷情。”【词语黍稷情】   汉语大词典:黍稷情

  • 茅焦脱衣谏

    汉.刘向《说苑.正谏》:“秦始皇太后不谨,幸郎嫪毐,封以长信侯,为生两子。毐专国事,浸益骄奢。……作乱战咸阳宫。毐败,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,取其两弟囊扑杀之,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。下令曰:‘敢以太后事

  • 鱼游釜中

    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张纲传》:“相聚偷生,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”釜:古代一种煮饭菜的锅。鱼在锅里游。后因以“鱼游釜中”用为身临绝境,即将灭亡的典故。《封神演义》九一回:“姜尚进山,似鱼游釜中,

  • 蟾宫折桂

    《初学记》卷一引晋虞喜《安天论》:“俗传月中仙人、桂树,今视其初生,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,桂树后生。”《晋书.郤诜传》:“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

  • 沙路

    同“沙堤”。唐李贺《沙路曲》:“柳脸半眠丞相树,珮马钉铃踏沙路。”宋张榘《贺新凉.寿壑相母夫人》词:“况是加恩封大国,锦诰鸾翔凤舞。便娱侍,鱼轩沙路。”【词语沙路】   汉语大词典:沙路

  • 附葭

    《汉书.景十三王传、中山靖王传》:“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,鸿毛之重。”唐.颜师古注:“葭,芦也。莩者,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。葭莩喻薄。”附葭,沾亲。葭,芦苇;莩,苇中薄膜。汉时,人们常用“葭莩之亲”比喻关

  • 毁方瓦合

    《礼记.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大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后以喻屈己从众。宋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故《儒行》欲毁方瓦合,《老子》欲和光同尘。”亦指毁弃自己的原

  • 碎首縻躯

    见“碎首糜躯”。宋·王禹偁《又谢恩表》:“免冠伏阁,再三虑黩于天聪;~,万一冀伸于臣节。”【词语碎首縻躯】  成语:碎首縻躯汉语大词典:碎首縻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