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抱蔓摘瓜”。喻世事的凶险可怕。明童冀《次李存客居感时韵》之一:“人情蜀道九折坂,世事黄台三摘瓜。”
源见“臧穀亡羊”。比喻不专心本业而招致失误。宋陆游《行饭至湖上》诗:“只道诗书能发冢,岂知博簺亦亡羊。”
同“豆剖瓜分”。《宋史.王禹偁传》:“自五季乱离,各据城垒,豆分瓜剖,七十余年。”见“瓜剖豆分”。《宋史》卷293:“自五季乱离,各据城垒,~,七十余年。”【词语豆分瓜剖】 成语:豆分瓜剖汉语大词典
文人缺少高尚的操守。明.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史书佔毕二》:“文人无行,信乎?”老舍《反对文人无行》:“我们必须把‘文人无行’这句丑话刷洗干净,连一点痕迹也不留。”主谓 指好舞文弄墨的人,往往品行不端
源见“宣室召”。谓贤才受到君主特别重视。宋李曾伯《沁园春.送洪漕使宪闽》词:“如公样,盍夜趋宣室,昼对延英。”
唐.李贺《雁门太守行》诗: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”此诗原谓战事危急犹如乌云笼罩,似乎要把城头压坍。后常用为形容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的典故。刘白羽《悼念郭沫若同志》:“在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关头
《史记.殷本纪》:“武丁夜梦得圣人,名曰说。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,皆非也。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,得说于傅险中。是时说为胥靡,筑于傅险。见于武丁,武丁曰是也。得而与之语,果圣人,举以为相,殷国大治。故遂以
同“马良白眉”。明徐渭《马策之死失挽一日自作小楷千余腕几脱遂感昔日之劳挽之》诗:“马氏白眉颦夜壑,荆轲一臂失秦庭。”
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借指媒人或撮合者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结蜃》:“那楼上呵,好一似天孙织所,凄凄可怜;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!”
源见“杖头钱”。指有沽酒之钱。清钱谦益《云间张老工于累石许移家相依赋此招之》之二:“无酒过墙长作恶,有钱挂杖已忘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