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德行》:“管宁、华歆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,宁割席分坐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后以“管宁割席”谓不与非志同道合者为友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管宁割席,和峤
宋.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六:“所谓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恶事行千里,指丑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,传播得很快很广。亦作“恶事传千里”。冰心《冬儿姑娘》:“赶紧给她找个婆家罢,‘恶事行千
源见“陵谷”、“沧海桑田”。比喻世事巨变。清赵翼《瓯北诗话.吴梅村诗一》:“顾谦益已仕我朝,又自托于前朝遗老,借陵谷沧桑之感,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,其人已无足观。”见“沧桑陵谷”。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吴
同“牛眠地”。唐司空图《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》:“眠牛胜地,兆永继于公侯。”
《晋书.羊聃传》:“聃(羊聃)字彭祖。少不经学,时论皆鄙其凡庸。先是,兖州有八伯之号,其后更有四伯。大鸿胪陈留 江泉以能食为谷伯,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,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,而聃以狼戾为琐伯
同“倾阳”。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葵藿倾太阳,物性固难夺。”
源见“梦熊罴”。谓生男孩之吉兆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祈熊》:“向虚空拜祷,愿早赐维熊佳兆。”
《左传.昭公三年》:“公(齐景公)问曰:‘子(晏子)近市,识贵贱乎?’对曰:‘既利之,敢不识乎?’公曰:‘何贵何贱?’于是景公繁于刑,有鬻踊者。故对曰:‘踊贵屦贱。’”踊,古代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
源见“六鹢风”。借指困顿失意者。元揭傒斯《病中初度》诗:“蹭蹬风中鹢,沉溟雪后蝗。”
《史记.孝景本纪赞》:“晁错刻削诸侯,遂使七国俱起,合从而西乡。”又《史记.律书》:“高祖有天下,三边外畔。”西汉王朝从高祖到景帝统治时期,曾先后遭受外部三边之患和内部七国之乱。后以“七国三边”指内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