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老高
即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。《海国录》东南洋记:“(网巾礁脑)其东南又有万老高、丁机宜二国。”
即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。《海国录》东南洋记:“(网巾礁脑)其东南又有万老高、丁机宜二国。”
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马头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 “平山” 条: 罗星山 “在府东南五十里马江中。登之,百里内诸山皆在左右,为远近奔流之砥柱”。山巅有罗星塔。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马尾区。原
战国燕邑。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附近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 “燕亦筑长城,自造阳至襄平。”《集解》 引韦昭曰: “地名,在上谷。”古邑名。战国燕邑。在今河北省赤城县独石口以北滦河上游闪电河一带。燕筑长
清乾隆十一年(1746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西北。嘉庆二十年(1815)废。清乾隆十一年(1746年)置,治今四川省新龙县。属雅州府。嘉庆二十年(1815年)废。
唐置,属凉州。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乌鞘岭上。后废。
在今贵州雷山县东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丹江厅:“大丹江源出厅西南,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。”
在今河南开封县南。《晋书·祖逖传》: “蓬陂坞主陈川自号宁朔将军、陈留太守。” 即此。东晋太兴二年 (319) 祖逖败陈川于此。
即今江苏姜堰市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,诏毁 “泰州姜堰……务要不通敌船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泰州: 姜堰 “在天目山前,濒运河。北至西溪,通运盐以达上河”。古水利工程名。
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。俗名神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掖县谓 “掖水出县南三十里寒同山”。
在今云南广南县北,接广西界。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在今江西永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水丰县: 金牛寨 “在县南二百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