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亚港
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南榆林港。清光绪《崖州志》卷2:三亚港在“城(今崖城镇)东一百二十里,受三亚、大陂、临川水入海,为商船麇集处”。
在海南省三亚市区、三亚河入海处。古为著名的沿海港口,1942年在此建军港,1953年改为商港。主要担负海南岛东南和南部海上客货运输任务。自然岸线长40千米,港池呈喇叭型,5000 吨级轮船可直接进港靠泊。有码头2座,7个泊位。海上航线可达国内沿海各港口和国外20个国家。
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南榆林港。清光绪《崖州志》卷2:三亚港在“城(今崖城镇)东一百二十里,受三亚、大陂、临川水入海,为商船麇集处”。
在海南省三亚市区、三亚河入海处。古为著名的沿海港口,1942年在此建军港,1953年改为商港。主要担负海南岛东南和南部海上客货运输任务。自然岸线长40千米,港池呈喇叭型,5000 吨级轮船可直接进港靠泊。有码头2座,7个泊位。海上航线可达国内沿海各港口和国外20个国家。
在今陕西咸阳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北魏太和十七年 (493),“北地民支酉聚众数千附于齐,进至咸阳北浊谷”。即此。
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)置,属马营堡。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马营堡:仓上堡“在马营东南。旧为蓄聚之所,因名。……四面皆鸟道相通,贼从马营犯云州,此其首冲也”。
简称下郭罗克司。在今青海班玛县西吉卡乡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)置下郭罗克纳卡寨土百户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: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冬十月,清提督岳钟琪等率诸军进攻,“取下郭罗克吉宜卡等处二十
在今甘肃酒泉市东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93西凉录:西凉建初六年(410),“沮渠蒙逊率骑来攻,暠遣世子歆及别将朱元虎御之,战于马庙,歆败”。《资治通鉴》东晋义熙六年(410)胡三省注:“古者祭马祖,后
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,红河南岸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清初设掌寨。
淮口镇、淮州镇的简称。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。
一作峡岗水。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7新州:峡岗水“在州西南。源出锦山,流入东口津合卢江水,北流出肇庆府大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峡冈水“在新兴县西。……《县志》:源出锦山大岭脊下,西
即黄泽。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八十五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乐平郡辽阳县有黄泽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五年 (915),“晋王引大军自黄泽岭东下,与存审会于临清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左权县东南、河北
一作汪陶县。 西汉置, 属雁门郡。 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。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雁门郡陶县, 注引孟康曰: “音汪。” 西晋永嘉后废。
原名塘口。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南十六里,地处盐铁塘入黄浦江之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娄县 “陶宅镇” 条下: “其相近又有得胜港,亦官军御倭处。” 明嘉靖 三十 三年 (1554) 曾在此击败倭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