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原县

三原县

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。永安元年(528)移治清水峪(今三原县西北),为建忠郡治。北周属冯翊郡。隋属京兆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废。六年复置,属北泉州。治所在今三原县东北三十里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又改华池县为三原县,后属京兆府。治所在今县西北清水峪南故任城。五代唐属耀州。北宋开宝九年(976)徙治今县东北唐高祖献陵附近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移治龙桥镇(今三原县)。明属西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中部、泾河下游。属咸阳市。面积569平方千米。人口 39.7 万。辖10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前秦苻坚于县西北今淳化县固贤置三原护军,以其地南有丰原、西有孟侯原、北有白鹿原故名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改置三原县,永安元年(528年)三原县治由今淳化县固贤迁今城关镇西北清水谷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迁治清水谷南故任城,并更名池阳县;六年复迁治故地更名华池县,并析县境东北地另置三原县,属泉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撤销另置的三原县,复改华池县为三原县,属雍州。天授二年(691年)属鼎州,大足元年(701年)属雍州,开元元年(713年)属京兆府。五代梁属大安府,唐属耀州。北宋开宝九年(976年)三原县治迁唐高祖献陵附近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又迁治龙桥镇(今城关镇)。明、清属西安府,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在县城设立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。1950年三原分区撤销,三原改属咸阳专区。1953年属渭南专区,1956年直属省,1961年属咸阳专区,1968年属咸阳地区,1983年属咸阳市。地处关中盆地区北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灌溉历史悠久,秦、汉郑国渠、白公渠流灌境内,现为泾惠渠、清惠渠灌区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烤烟为主,特产羊奶粉。是省奶山羊生产基地之一。工业有医疗器械、乳制品成套设备、化肥、建材和食品等。咸铜铁路,西三、西包、咸宋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唐永康陵、献陵、端陵、庄陵及龙桥、城隍庙和文峰木塔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叶坂寨

    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)置,属安溪县。在福建安溪县西北。寻废。在今福建省安溪县西北崇山间。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建石城,并发泉州卫千户一员戍守。后废。

  • 宴石山

    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7博白县: “宴石,西越王宴处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21郁林州: 宴石山 “其山皆盘石,壁立峭绝,北临大江。中有流泉喷激,有二石”。今顿谷镇东,南流江边有唐

  • 建兴郡

    ①十六国西燕慕容永置,治所在阳阿县 (今山西晋城市北四十里大阳镇)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(448) 废。和平五年 (464) 复置,永安中又废。②南朝陈太建十年 (578) 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

  • 彭蠡湖口

    又名左里。在今江西湖口县西。为彭蠡湖 (今鄱阳湖) 入长江之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六年 (410),卢循义军 “走还寻阳,将趣豫章,乃悉力栅断左里”,以拒刘裕。胡三省注: “杜佑曰: 左里即江州

  • 廉州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廉州路置,后属广东布政使司。治所在合浦县 (今广西合浦县)。七年(1374) 降为廉州,十四年 (138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、浦北、灵山诸县及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三

  • 东路中末次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末次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哈尔次扎内。

  • 干封县

    ①唐乾封元年(666)改博城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总章元年(668)复改博城县,神龙元年(705)又改乾封县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徙治岱岳镇(今泰安市)。大中祥符元年(10

  • 琼花观

    西汉元延中建,在今江苏扬州市城外。以旧有琼花得名。唐改名唐昌观。北宋政和间改名蕃釐观。

  • 辽东国

    西晋改辽东郡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襄平县(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太子河以东以南,鸭绿江以西地区。后复为郡。西晋改辽东郡置,治襄平(今辽宁辽阳市)。后复为郡。

  • 大南沟

    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大南沟卡路“在碱厂边门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