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水镇

三水镇

北宋置,属高要县。在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。明于此置三水县。1945年徙治西南墟(今三水市)。


(1)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西部。面积66.9平方千米。人口3470,其中瑶族约1000。是县内瑶族最多的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水圩,人口580。因大吉水、永丰河、梅水冲三条小溪汇此,故名。原属永和、吉水、永丰三乡地。1962年大田冲至下必口一带划出设联合公社。1965年旺南、大旭山并入设三水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设乡,1997年置镇。属大宁河上游(水口河)谷地。主产稻,并产木薯、生姜、茶叶等。县重点林区,林产杉、松,并有冬菇、笋干、蜂蜜等。有木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接323国道。(2)在四川省广汉市东南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水,人口3400。以境内青白江、石亭江、绵远河得名。1949年为三水镇,1950年改为乡,1958年为公社,1984年复置镇。产甘蔗、水果、花生等。有造纸、电器、制革、轻工机械等厂。为市东南商贸中心。广金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上书院大门和照壁、湖广会馆的山门和戏台、常乐寺内铁甲松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鸿门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七里,附近有鸿门堡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“项羽兵四十万,在新丰鸿门,沛公兵十万,在霸上。……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,至鸿门,…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。” 即历史上有名的 “鸿门宴

  • 粘拔恩

    一作粘八葛。即乃蛮。金属国。在今阿尔泰山一带,西至鄂毕河上源及额尔齐斯河上游。《金史·世宗纪》: 大定十五年 (1175) 七月,“粘拔恩与所部康里孛古等内附”。

  • 汤道河

   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八十里汤道河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迁安县图:东北有汤道河。

  • 高昌壁

    亦作高昌垒、高昌城。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六十余里高昌故城。东汉置戊己校尉于此。十六国前凉为高昌郡治。北魏为高昌国都。唐为西州及安西都护府治。元、明之际,城废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东南高昌故城遗址处

  • 丹穴山

    在今河北北部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丹穴之山,其上多金玉。丹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勃海。”

  • 牌楼屯

    亦作牌路屯。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三十里牌楼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海城县图: 东南有牌路。

  • 永虞县

    1947年4月晋冀鲁豫边区由永济、虞乡二县合置,治赵伊镇(今山西永济市)。1949年撤销,复置永济、虞乡二县。旧县名。晋冀鲁豫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山西省永济、虞乡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为名。治今永济市

  • 曲塘镇

    即今江苏海安县西南三十里曲塘镇。清属泰州,有把总驻守。在江苏省海安县西部、通扬运河畔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曲塘,人口 9000。相传原当铺巷有一河湾,名曲塘。镇以河名。1949年为

  • 莫罗营

   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界莫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莫罗营 “在开建县东北一百里,接怀集县界,近连州八排瑶山。本朝康熙九年置”。

  • ?陶县

    一作汪陶县。 西汉置, 属雁门郡。 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。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雁门郡��陶县, 注引孟康曰: “音汪。” 西晋永嘉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