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克度
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。清顺治间于此置上克度里目。
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镇。清顺治间于此置上克度里目。
①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十五里大城子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七年 (前478),“公会齐侯盟于蒙”。西汉置蒙阴县。②战国宋地,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。《史记·老子韩非子列传》: “庄子者,蒙人也。”
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竹林桥“在临安县西三里。南北诸山夹峙,有九水合流于此”。
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 “第一水在府西三里。绕流经县西北一里之下田村,又北入海。于城西涧流为首派,因名。”
北宋建隆三年(962)于北海县置,治所即今山东潍坊市。乾德三年(965)升为潍州。
西晋太康五年 (284) 置,属魏兴郡。治所即今湖北郧县。南齐为齐兴郡治。梁为兴州治。隋属淅阳郡。唐属均州。元初废。至元十四年 (1277)复置,改为郧县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五年(284年)改锡县置,治
明置,属宁夏卫。即今宁夏灵武县西河忠堡。旧在黄河中,后因河道变迁,与东岸相接。
又名宛山荡。在今江苏无锡市东,与常熟市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无锡县: 宛湖 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湖滨东岸即常熟县界。有山曰宛山,俗曰宛山荡”。
秦置,为颍川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禹州市。西晋属河南郡。东魏兴和元年(539)为阳翟郡治。隋属襄城郡。唐属许州。北宋属颍昌府。金为钧州治。明初省入钧州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禹州市。秦、汉为颍川郡治所,
又作台员。指今台湾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。此地乃台窝湾族的原住地,因以族名为地名。转音为台湾。古地区名。又作大圆(张燮《东西洋考》)。台湾的前称。见明陈第《东番记》。即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一带。《大清一统
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。清宣统三年(1911)改名兴隆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