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瞻对安抚司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,一说在新龙县东南拉日马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。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,一说在新龙县东南拉日马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。
亦名涌泉山、通泉山。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通泉县: “宋于此置西宕渠郡,后魏恭帝移于涌山,改名涌泉郡。”
东汉改临湖县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八十里临璧山下。后复为县。东汉改临湖县置,治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。后复改为县。
元代诸王封国。元太祖弟哈赤温子按只台 (又译按赤台) 受封,子孙世袭。其后王封济南王,主其国事。受镇守太祖大斡耳朵的晋王节制。辖境约有今内蒙古东、西乌珠穆沁旗及蒙古国东方省东南部。其驻营地当在兀鲁灰河
一名佛流水、又名佟佳江。在今辽宁东部、吉林东南部之浑江,为鸭绿江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西盖马县: “马訾水西北入盐南水,西南至西安平入海。”
即今江西瑞金市东北三十里壬田镇。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卷5瑞金县:东北有壬田墟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0:瑞金县北有壬田寨墟。在江西省瑞金市东北部。面积168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壬田圩
西夏置,为十二监军司之一。治所在宥州 (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)。后废。
三国魏改合乡县置。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古县名。三国魏改合乡县置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属东海国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
①三国魏文帝时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安昌县(今湖北枣阳县南)。后废。东晋末改义阳国复置,移治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南朝宋属南豫州,后为司州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与信阳、罗山二县和桐柏县东部及湖北随州、
金大定十一年 (1171) 于耶懒路故址置耶懒猛安,属恤品路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塔乌黑河流域。承受三年 (1198) 设节度使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恤品路: “耶懒又书作押懒。”
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上。《吴地记》: “秦始皇东巡至虎丘,求吴王宝剑,其虎当坟而踞,始皇以剑击之,不及,误中于石。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,……剑无复获,乃陷成池,故号剑池。”据 《越绝书》、《吴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