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府城

东府城

简称东城。故址在建康城东南,今江苏南京市通济门附近,南临秦淮河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上元县“东府城”条引《舆地志》云:东府城“晋安帝义熙十年筑,其城本简帝为会稽王时第,其东则丞相会稽文孝王道子府,谢安石薨,以道子代领扬州,第在州东,故时人号为东府”。义熙十年(414)筑城,周三里九十步。后为东晋、南朝时宰相兼州刺史的府第。建康每有事,必置兵镇守。《南齐书·高帝纪》:升明三年(479),齐高帝初封齐王,“太祖移镇东府”。同书《东昏侯纪》:永元元年(499),“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据东府反”。皆即此。梁绍泰末焚毁,陈天嘉中迁至府城东三里的齐安寺。陈亡后废。


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通济门附近,南临秦淮河。为东晋、南朝宰相兼扬州刺史的府第所在地,因在扬州旧城以东得名。每建康有事,必置兵镇守。梁绍泰末焚毁,陈天嘉中迁至府城东的齐安寺,陈亡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道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郾城县 (今河南郾城县南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、西平二县及舞阳县北部地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

  • 岳家寺镇

    即今四川平昌县西南岳家乡。清道光 《巴州志》 卷2: 岳家寺场在 “州南二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定水镇

    金置,属阳谷县。即今山东阳谷县北五十里定水镇。(1)在山东省阳谷县西北部、羊角河左岸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定水镇,人口 7600。定水镇村北临北坡大洼。村南地势较高,河水每涨至

  • 程水江

    在今湖南资兴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兴宁县: 程水江 “有四源合流于此,地名潭州江口。亦西流会于郴江口”。

  • 黑潭子镇

   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北四十里黑潭村。明崇祯九年 (1636),蜀将杨玉振战殁于此。

  • 渑池

    ①战国初属郑,后入韩、秦。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。《史记·蔺相如传》: “秦王使使者告赵王,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。……王许之,遂与秦王会渑池。” 即此。秦置渑池县。②池名。在今河南渑池县北。《

  • 三合山

    在今四川蓬安县西五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8顺庆府:三合山“在蓬州西五十里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68蓬州:三合山“三峰并起,围环相合,因名”。

  • 乌常泛

    又名乌常泽、黑冢泊。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巨洋水“又东北由黑冢泊入海。黑冢泊,《述征记》谓之乌常泛。齐人名湖为泛。冢即秦皇望海台也”。

  • 落恐甸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中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洛恩。清嘉庆年属石屏州。1933年废入石屏县。明洪武年间置,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落空,属临安府。1911年后废。

  • 阿尔泰乌梁海部

    又称阿勒坦乌梁海。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。属科布多参赞大臣。游牧地相当今新疆乌伦古河与额尔齐斯河(今乌伦古湖以西)以北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一隅及内蒙古西部一隅地。雍正三年(1725)设副都统及左右翼散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