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岳庙

中岳庙

在今河南登封市城东嵩山黄盖峰下。秦时始建太室祠,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武帝游嵩山时加以扩建,北魏时改名中岳庙。庙址屡有变迁,唐中叶始定于今址。


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黄盖峰下。嵩山原有太室祠,始建于秦。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年)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扩建,约在北魏时改今名。庙址屡有变迁,唐代中叶始定于今址。唐宋时盛极一时,有“飞甍映日,杰阁联云”之称。现存为清代重修后的规模,为河南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。从中华门起,经遥参亭、天中阁、配天作镇坊、崇圣门、化三门、峻极门、崧高峻极坊、中岳大殿、寝殿到御书楼共11进,长达1.3千米,面积10余万平方米。有楼、阁、宫、殿、台、廊、碑楼等建筑400余间。中岳大殿计45间,红墙黄瓦,气势雄伟。庙内有唐宋以来的古柏300余株,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百余座,尤以北魏中岳嵩山高灵庙之碑最为驰名,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。庙前石翁仲刀法古拙,北宋铸造的四大铁人,气势雄伟,堪称汉代石刻艺术和宋代铸造艺术的佳作。今大殿已修葺一新,两廊房也已全部复原,中外游客络绎不绝。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弥渡县

    1913年析原蒙化厅及赵州、云南县地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弥渡镇 (即今云南弥渡县)。民国 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 “古时溪河横流,行人迷渡,因名迷渡。后以迷字欠雅,更名弥渡。” 1929年直属云南省

  • 雒南县

    明天启初以避光宗 (朱常洛) 讳,改洛南县为雒南县,属商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洛南县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64年复改洛南县。古旧县名。本洛南县,明天启元年(1621年)改“洛”为“

  • 通西县

    金初升通西砦置,属巩州。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北八十里。贞祐四年 (1216) 属定西州。元至元三年 (1266) 废。古县名。金时升通西寨置,治今甘肃省陇西县北,属巩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废。

  • 金简峰

   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东部,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。峰东有大禹岩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39引 《吴越春秋》: “禹伤父功不成,登衡山……退斋三日,登宛委发石得金简玉宇之书。” 故名。

  • 惠化都

    即今广东连平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连平州: “本连平县。崇祯六年以和平县惠化都置,析长宁、河源二县及韶州府翁源县地益之。寻升为州。”即今广东省连平县。明崇祯六年(1633年)置连平县于此。

  • 东安堡

    明置,属镇番卫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镇番卫:东安堡“在卫东”。

  • 窦岙 (嶴)

    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八十里旗门乡(东岙)。明设巡司于此。清康熙时设把守驻防。

  • 猫儿峪堡

    明嘉靖中筑,属开平卫。即今河北赤城县北五十里猫峪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 猫儿峪堡 “东北控大川,当清泉口之冲。正统以前敌往往由此长驱,北困独石,南陷云州,此堡设而东栅口恃此障蔽,兵氛

  • 陶乐湖滩

    即今宁夏陶乐县南高仁镇。1929年于此置陶乐设治局 (后改陶乐县)。

  • 夷陵州

    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峡州置,属荆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改为宜昌府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峡州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属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