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镇隘
在今广东紫金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中镇隘“在永安县东。明置县后设”。
在今广东紫金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中镇隘“在永安县东。明置县后设”。
①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②唐置,属羁縻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镇远县西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
又名大南澳溪。在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 “南澳” 等溪 “并在州东北,入于海”。
亦名歇马台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故城宫城西南一里余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年 (前522),“齐侯至自田,晏子侍于遄台”。即此。
简称坊前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十里坊前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记:“坊前镇在城东南一十里。”
即今广东南雄、始兴、曲江、韶关等县市境之浈江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 “东溪亦名东江,又曰始兴水……又西径始兴县南,又西入曲江县。……又西注于北江。”
在今河南汝南县北十里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50汝阳县:十家湖“水产鱼、莲,旱种粳稻,居民赖之。《宋志》谓之东辋湖”。
一作栗木关。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八十里栗木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恭城县图:北有栗木街。
①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西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 晋公子重耳从秦返国,“济河, 围令狐, 入桑泉, 取臼衰”。文公七年(前620),晋人“败秦师于令狐,至于刳首”。均此。②在今河南杞
元至元十五年(1278)于乌蒙部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市东二十里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、永善、大关、盐津等县地。后至元元年(1335)改属四川行省。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乌蒙府。
①又名大沩山。即今江西铜鼓县西大伪山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大沩山“在义宁州西南二百五十里,周四十里。西通湖南浏阳,东通新昌,南通萍乡。林木茂盛。昔为盗薮,明万历中设铜鼓石营守备于此”。②即小沩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