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县

丰县

秦后期置,西汉属沛郡。治所即今江苏丰县。汉高祖刘邦为丰县人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载:“高祖,沛丰邑中阳里人。”沛指沛郡,丰邑即丰县。据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记载:樊哙等见高祖时曰,“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,定天下”;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亦载:陆贾也说“皇帝起丰沛,讨暴秦”。这些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定天下的旧臣,都称高祖“起丰沛”,将丰、沛并列,并将丰置于沛之前,说明至少在秦朝末年,丰与沛是并列的县,其地位决不在沛之下,更不可能是从属于沛县的一个乡。东汉时丰县属沛国。南朝宋初废。大明元年(457)复置,属北济阴郡。北齐属永昌郡。隋改属彭城郡。唐属徐州。蒙古宪宗二年(1252)改属济州,元至元八年(1271)属济宁路。明初改属徐州,嘉靖五年(1526)河决城陷,迁治于县东南华山。三十年(1551)复还旧治。清属徐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在江苏省西北部,苏、鲁、皖三省交界处。属徐州市。面积1446平方千米。人口109.5万。辖14镇。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。秦为沛县丰邑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,沛丰邑中阳里人。”丰邑即今丰县。汉置丰县,治今址,属沛郡。此为建县之始。东汉属沛国。隋、唐属徐州,至金不变。元属济宁路。明属徐州。清属徐州府。1914年属徐海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4年析置华山县,先后属山东省台枣专区和滕县专区。1952年底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,1953年华山县省入。1970年属徐州地区。1983年划归徐州市。地处黄淮平原,地势较平坦,西南略高于东北。境内仅东部有一孤丘,俗称华山,高68米。废黄河穿越南境,复新河、大沙河纵贯南北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为主,盛产山药、韭黄、白蒜。果树种植在全国名列前茅,享有“果都”之称。矿产有盐、钾、石灰石、碘、镓、锗、钡等。工业有纺织、化工、机械、食品、造纸等。有丰徐、丰单、丰砀、丰黄、丰谷、丰沛、丰鱼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凤鸣公园、汉皇陵园、文庙、龙雾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丰乡故城

    即今陕西山阳县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丰乡川水“出弘农丰乡东山,西南流径丰乡故城南”。《水经注疏》:“守敬按:后魏上庸郡有丰阳县,今山阳县治。详郦氏所指之丰乡故城,即丰阳城也。”

  • 伞盖

    即桑盖。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伞盖村。民国《绥远通志稿》卷2:第二区有伞盖。蒙古名桑给音格尔,意为仓房。

  • 矿山

   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莱芜县: “矿山在县西北五里。尝出铁矿。”

  • 箬溪

    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 箬溪港 “在 (武宁) 县东北六十里,源出丫髻山”,入修水。②一名若溪水。指今浙江长兴县长兴港自县城至太湖的一段江道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: “箬溪

  • 湛水

    ①源出今河南宝丰县东南,经平顶山市、叶县,至襄城县界入北汝河。《周礼·职方氏》: 荆州“其浸颍、湛”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六年 (前557),“楚公子格及晋师战于湛坂”。杜注: “襄城昆阳县北有湛水,东

  • 神水峡

    在今陕西铜川市北七十里金锁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同官县: 神水峡 “石崖峻削,道从石峡中行,至为险阻,旧设金锁关巡司。……明嘉靖三十年,抚臣张珩议以鄜州南下省城,金锁关至为冲要,宜筑城戍守,以防套寇

  • 莽布支庄

    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当雄县当曲卡。唐时吐蕃赞普 (王)于此致祭念青唐拉山及纳木错湖,设赞普祭神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突录济驿,唐使至,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,又经柳谷、莽布支庄。”

  • 南江县

    明正德十一年 (1516) 于故难江县置,属巴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。以南江为名。清属保宁府。《清史稿· 杨继晓传》: 嘉庆初,白莲教义军“破南江”。即此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

  • 土城镇

    1932年置,属赤水县。即今贵州习水县西南土城镇。后划归习水县。(1)在湖北省房县北部。面积367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土城,人口1770。因有一土围大院得名。1949年属西河区。195

  • 大非苦盐池

   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,“夏州北渡乌水……百二十里至可朱浑水源。又经故阳城泽、横刬北门、突纥利泊、石子岭,百余里至阿颓泉。又经大非苦盐池,六十六里至贺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