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县

临县

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临州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临县。万历二十三年 (1595) 改属汾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中西部、黄河东岸,邻接陕西省。属吕梁市。面积 2978 平方千米。人口57.9万。辖13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临泉镇。西汉置临水县,治今县东北,属西河郡。东汉废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置乌突县,乌突郡治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乌突郡为太和郡,乌突县为太和县;三年废郡,太和县属石州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太和县为临泉县,属石州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改属晋宁军。金改名临水县,属石州。蒙古中统二年(1261年)改临水县为临泉县,属太原府;至元三年(1266年)升为临州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州治移于今址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州为临县。《郡县释名》山西卷上:临县“在凤凰山之东麓,临湫水河,湫水又名临川河,县名临者以此”。属太原府;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改属汾州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属冀宁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0年分置临南、临北二县。1946年复并为原制。1949年属兴县专区,1952年属榆次专区,1971年属吕梁地区。2003年属吕梁市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。黄河、湫水河、月境河、清凉寺河流经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谷子、高粱、玉米、糜子、马铃薯、豆类、油料作物为主,盛产红枣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石灰石、钾长石、花岗石、大理石、铝土、石英等。工业有煤炭、电力、冶金、焦化、铸造、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食品等。忻碛、兴离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黑龙庙、义居寺、善庆寺、正觉寺、毛泽东渡黄河登岸处纪念碑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成泽水

   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汝水又东与广成泽水合,水出狼皋山北泽中。其水自泽东南流,径温泉南与温泉合。……东南入于汝水。”《舆地广记》卷9汝州梁县:“广成,今曰广润河,盖避朱梁庙讳。”

  • 破河站

    元置,在今湖北宜城市东璞河镇。

  • 扎克拜达里克城

    亦名拜塔里克。清康熙时建,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下游东岸拜达里克村。

  • 峰城场

   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峰城乡。光绪 《东乡县志》 卷12: 清嘉庆元年 (1796) 九月,县人王三槐、冷天禄白莲教起义,“聚众起莲池沟,与汤文德合众万余人,二十八日据峰城场”。即此。

  • 汲古阁

    在今江苏常熟市。为明末常熟毛晋藏书阁名。晋喜收书,湖州书商云集于门,积至八万四千册,经史子集四部旧籍,无不翻刻,其书遍布天下。子毛扆亦精于校勘。现存有清人郑德懋《汲古阁秘本书目》、《汲古阁校正书目》、

  • 陈霜口河

   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砀山县“夹河”条:“又陈霜口河在县西。源自虞城县史家、皮家二口,分为两河,由镇里堌二十里至县境,西南合流入陈霜口河。”

  • 蒙岩

    在今湖南宜章县城东原养正书院 (今宜章第一中学) 内。南宋宜章令吴镒 《蒙艮二岩记》 云:“首得之岩,命之以蒙,上岩下泉,蒙之象也”,故名蒙岩。《清一统志 ·郴州》: 蒙岩 “在宜章县东一里。石白如玉

  • 罂子口

    亦作婴子口。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都昌县: 柴棚镇,“明初与陈友谅相持于鄱阳湖,既而明师自婴子口移泊柴湖”。即今江西省都昌县西北罂子口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,朱元璋与陈友谅会

  • 卫桥镇

    金置,属卫县。在今河南淇县附近。

  • 上固镇

    即今江西永丰县南一百四十里上固乡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