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戎县
①西汉置,属朔方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乡西南五里古城。东汉为朔方郡治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东北径三封县故城东,汉武帝元狩三年置。《十三州志》 曰: 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。” 后赵复置,仍属朔方郡。北魏废。
②北魏置,属定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。西魏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元朔五年(前124年)置,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北布隆淖村西南古城。属朔方郡。东汉时为朔方郡治。末年废。
①西汉置,属朔方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乡西南五里古城。东汉为朔方郡治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东北径三封县故城东,汉武帝元狩三年置。《十三州志》 曰: 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。” 后赵复置,仍属朔方郡。北魏废。
②北魏置,属定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。西魏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元朔五年(前124年)置,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北布隆淖村西南古城。属朔方郡。东汉时为朔方郡治。末年废。
在今河北威县东梨园屯乡。为清末山东冠县、河北威县一带义和拳活动中心。民国 《威县志》 卷20: 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,“山东冠县梨园屯村义和拳民与天主教民因庙地起争端,激起事变”。在今河北省威县
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六十里。后改为关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北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北黄茅潭水滨。清时有守备驻防。
在今甘肃永昌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元年 (376),前秦苻坚将 “苟苌之伐凉州也,遣扬武将军马晖、建武将军杜周帅八千骑西出恩宿,邀张天锡走路,期会姑臧”。
即殽塞。又作二崤、殽渑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南、渑池县西。即“崤渑”。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或小金县境。后废。
一名石城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。《庄子·天运》: “南行者至于郢,北面而不见冥山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苏秦说韩王曰,“韩卒之剑戟,皆出于冥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石城山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东南。战国时为韩
亦作黄岗陂。在今广西北流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08北流县: 黄江陂 “在县南。《志》云: 县境有坑塘、大陂、都莫等陂,俱有灌溉之利”。
即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。明、清置神安巡司于此。
即今云南绥江县。旧为永善县境,有县丞驻此。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于此置靖江县。1914年改名绥江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