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义县

义县

1913年改义州置,属奉天辽沈道。治所即今辽宁义县(义州镇)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


在辽宁省中部。属锦州市。面积2496平方千米。人口43.8万。辖8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义州镇。西汉设交黎县。东汉改名昌黎县,为辽东属国治。三国魏、西晋为昌黎郡治。十六国前燕迁昌黎郡治龙城(今朝阳市),昌黎县属之。北齐废。隋置燕郡(今义州镇)和辽西郡辽西县(今县东南王民屯)。唐建燕郡城,今县南开州屯。开元十一年(723年)曾迁安东都护府于此。辽置辽西州治长庆县(今县东南王民屯)、海北州治开义县(今县南开州屯),属东京道;宜州治弘政县(今义州镇),属中京道。金废辽西、海北二州,开义县改属宜州,宜州治弘政县;天德三年(1151年)改宜州为义州,属北京路。元废县存州,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义州,二十八年(1395年)置义州卫,属辽东都指挥使司。清初设义州巡检司,属广宁府。雍正十二年(1734年)改置义州,属锦州府。1913年改州为县,属奉天省。1914年属辽沈道,1929年属辽宁省。1945年9月属辽西专区,同年11月属辽宁省。1948年属热东专署,1949年属辽西省,1954年属辽宁省。1955年属锦州专区,1959年属锦州市,1966年属锦州专区,1968年属锦州市。境内为低山丘陵。河流有大凌河、细河等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高粱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、花生。矿产有金、银、煤、花岗石等。有机械、建材、化工、食品、造纸等工业。有305国道及阜锦、鞍羊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奉国寺、万佛堂石窟、八塔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迮戍

    亦作下笮戍。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沔水北。《魏书·贺拔胜传》:永熙二年(533)“胜将图襄阳,攻萧衍下迮戍,克之”。迮,又作笮。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北、沔水北。南朝梁中大通五年(533年)北魏贺拔胜南

  • 和林

    哈剌和林的简称。突厥语 “黑砾石” 之意。为蒙古国国都。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载: “和宁路始名和林,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。”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(1220

  • 普雄村

    在今四川越西县东普雄河岸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 同治年间,越嶲彝民起事,周达武率兵镇压,“进驻保安,攻降浴马里、阿波落、跑马坪、燕麦厂,遂克普雄石城”。

  • 昆仑障

    一名昆仑塞。西汉置,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敦煌郡广至县: “宜禾都尉治昆仑障。”

  • 郎岱厅

    清雍正九年 (1731) 置,属安顺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六枝特区西南郎岱镇。1913年改为郎岱县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置,治今贵州省六枝特区驻地下营盘西南郎岱镇。属安顺府。1913年改郎岱县。

  • 许家洞

    即今湖南郴州市北许家洞镇。粤汉铁路在此有支线通资兴煤矿。

  • 伶俐江

   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。明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二》:“又十五里伶俐水,有埠在江北岸,舟人泊而市薪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南宁府宣化县:伶俐水在“府东八十里。源出昆仑山,流经永淳、横州界,合于郁江”。

  • 湘浦

    亦谓之三湘浦。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,即洞庭湖水入长江处。

  • 双凤镇

    又名双林。别称凤林、凤溪。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双凤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一》:双凤镇,“相传晋成帝时,耕者斫土皆五色,得一石函,中有石龟二,化为双凤,故以名乡,镇亦因之”。(1)在江苏省太仓市西部

  • 吉庞县

    南齐改都庞县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石城附近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改都庞县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石城附近。属九真郡。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