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回江
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石阡府葛彰葛商司:乐回江“在司(治今河坝场)南。其源有三,至方竹箐合为一流,出司东北,又折而西,流注深溪,入乌溪”。
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石阡府葛彰葛商司:乐回江“在司(治今河坝场)南。其源有三,至方竹箐合为一流,出司东北,又折而西,流注深溪,入乌溪”。
在今四川蒲江县南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5: 蒲江县有金釜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蒲江县: 金釜山 “下有盐井,亦以金釜为名”。
明置,属广宁左屯卫。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左屯卫:大茂堡在“卫东北四十里。其南曰流水堡,有苇子沟可以按伏, 自堡而东接义州之大定堡”。
在今四川小金县南山坡上。《清史稿·阿桂传》: 乾隆三十七年 (1772) 征金川,“阿桂克美都喇嘛寺,俯瞰美诺”。即此。四十五年(1780) 改为胜因寺。
在今甘肃环县西北。1936年6月至1937年初为陕甘宁省工农民主政府驻地。
南宋末建,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。《元史·杨文安传》: 至元间,“万州既定,遣使招铁檠、三宝两城守将杨宜、黎拱辰降”。杨侯汤溪摩岩云: 杨宜家 “本忠南垫江望族,捧檄修筑铁檠城,守卫乡井有年,于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滑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8:“取灵昌津以为名。”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以避讳改为灵河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
在今青海大柴达镇南。民国汪公亮《西北地理》第五节:青海柴达木戈壁区有巴哈柴达木。
①夏代诸侯国。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。《诗经· 商颂 · 长发》: “韦顾既伐,昆吾夏桀。” 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七年 (前478),“卫侯梦于北宫,见人登昆吾之观”。杜注: “卫有观,在古昆吾氏之墟,今濮
西魏改白水郡置,属沙州。治所在白水县 (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东部及广元市西北地。南朝梁改为平兴郡。西魏时置,治白水县(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青川县。南朝梁时
即今嫩江支流雅鲁河。明置阮里河卫以此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