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安县

乐安县

①西汉元朔五年(前124)封李蔡为乐安侯。后改为县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。东汉属乐安国。西晋废入博昌县。

②东汉灵帝分余汗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德兴县东北新建乡银城坂。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)废。南宋绍兴十九年(1149)复置,属抚州。治所在今江西乐安县北古塘,后徙詹墟(今乐安县治)。元属抚州路。明属抚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③东晋永和三年(347)分始丰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在今浙江仙居县西。南朝梁属赤城郡。陈属章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台州。武德八年(625)又废。高宗上元二年(675)再置,徙治今仙居县。五代唐长兴元年(930)吴越改名永安县。

④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以豫部蛮民置,属弋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仙店。《寰宇记》卷127:“以乐安山为名。”大明中, 为光城左郡治。南朝梁属北光城郡。北齐属光城郡。隋属弋阳郡。唐属光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仙居县。

⑤南齐置,为蔡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西。梁废。

⑥南齐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境。后废。

⑦南朝梁侨置,为乐安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。北魏以后废。

⑧北齐改乐陵县置,属乐安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名博昌县。

⑨唐初置,属州。治所在今贵州绥阳县南。贞观五年(631)改属智州。后属牢州。贞观十六年(642)废。

⑩金改千乘县置,属益都府。治所即今山东广饶县。元属益都路。明属青州府。1914年改名广饶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元狩五年(前118年)改乐安侯国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北。属千乘郡。西晋时废入博昌县。(2)东汉末分余汗县置,治今江西省德兴市东北银城畈。属豫章郡。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年)废。(3)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析始丰县南乡置,治今浙江省仙居县城西。属临海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临海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属台州。八年又省。上元二年(675年)再置,徙治今仙居县。仍属台州。五代吴越宝正五年(930年)改名永安县。 (4)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,治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北仙居。属弋阳郡。因乐安山为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仙居县。(5)北齐改乐陵县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南。属乐安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名博昌县。(2)古旧县名。金改千乘县置,治今山东省广饶县。属益都府。元属益都路。明、清属青州府。1914年因与江西省乐安县重名,改名广饶县。(3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中部、恩江上游。属抚州市。面积 2413 平方千米。人口33.8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鳌溪镇。南宋绍兴十九年(1149年)析崇仁、永丰县地置乐安县,治詹墟(今址),隶抚州。以境内乐安乡名县。《大明一统志》:乐安县“因有乐安乡,故名”。元隶抚州路。明、清隶抚州府。1912年隶江西省,1914年隶豫章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抚州专区,1970年属抚州地区,2000年属抚州市。地处雩山西北部,牛田水斜贯县西南,公溪水斜贯县北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薯类、豆类、油菜籽、花生、烟叶等,为省林业重点县和蚕茧生产重点县,产香菇、笋干、松脂、棕片等。有钨、锡、铜、瓷土等矿。工业有采矿、农机、电力、建材、林产化工、制药、造纸、陶瓷、食品、纺织、竹木加工等。有丰宁、黄石、临八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大华山、石桥寺、董裕墓、千古第一村——流坑。纪念地有乐安战役登仙桥大捷、大湖坪改编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严镇场

    清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。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同居村。清于此设盐场大使驻守。民国年间废。

  • 小岘山

    ①在今安徽肥东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5庐州:小岘山“在梁县东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合肥县:小岘山,“《志》云:在县东七十里,盖黄山之支陇也。有山口曰余岘,道出全椒”。②又名昭关山。在今安徽含山

  • 南屯河

    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神潭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江县: 南屯河在 “县东二十余里。源出巴山,经两河口入巴江”。

  • 圣水井

   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高贵山峡谷中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 “大龟山”条引《舆地纪胜》:“上有灵济祠,堂前有圣水井,云有白龙。”

  • 柴城镇

    金置,属汶上县。在今山东汶上县地。

  • 梁村

    即今广西宾阳县东梁村,接贵港市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村名。在海南省琼海市西北部。属万泉镇。人口500。清末从广东高州府吴川县迁此,为林氏单姓居住,取名梁村。盛产甘蔗,素有“甘蔗村”之称。有公路接嘉岭公路。

  • 下雉县

    西汉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南。《汉书·伍被传》:被谓淮南王安曰:“有寻阳之船,守下雉之城。”即此。三国吴属武昌郡。东晋义熙中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北省阳新县东。属江夏郡。西晋初废入阳新

  • 刚平

    战国卫邑,后入赵。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筑刚平,卫无东野,刍牧薪采,莫敢闚东门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敬侯四年(前383)曰,“筑刚平以侵卫。五年,齐魏为卫攻赵,取我刚平”,即此。古

  • 湖润寨

    亦作胡润寨。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二百七十五里湖润镇。明属南宁府,置土巡检于此。清雍正十年 (1732) 改属镇安府,乾隆十二年 (1747) 省入归顺州,三十一年 (1766) 设巡司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

  • 麻里兀

    又名木鹿城、马鲁。即今土库曼斯坦马雷。《元史· 地理志 · 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麻里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