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离骨岭
即今朝鲜咸镜南、北道分界之摩天岭。《金史·世纪》:穆宗时,太祖“命胜管、醜阿等抚定乙离骨岭注阿门水之西诸部居民”。即此。
即今朝鲜咸镜南、北道分界之摩天岭。《金史·世纪》:穆宗时,太祖“命胜管、醜阿等抚定乙离骨岭注阿门水之西诸部居民”。即此。
即白石潭。在今广西灵川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白石湫“在灵川县南三十里。唐李商隐《桂林诗》:‘龙移白石湫’即此。亦曰白石潭、白石漈”。
在今湖北阳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兴国州: 柳峰岩在 “州南三十里。元末,土豪黄普福聚众避兵于此”。
旧作拉布库克住牧喇嘛或喇嘛拉布库克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拉布寺 (今青海称多县南拉布乡)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庙头村南海庙西侧黄木湾水边章丘岗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浴日亭 “在扶胥镇南海王庙之右,小丘屹立,亭冠其巅,前瞰大海,茫然无际”。今有苏东坡 《南海浴日亭》 诗碑云:
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奓山镇。明嘉靖《汉阳府志》 卷2: 古乡有 “奓山”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禺州置,治所峨石县 (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部、陆川县北部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禺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禺州置,治峨石县(今广西北流
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。元刘郁 《西使记》: 海铁山 “西南行二十里,有关曰铁木儿忏察,守关者皆汉民,关径崎岖栈道。山关至阿里麻里城”。
西汉置,属郁林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。三国吴改为临浦县。西晋复改为领方县。南朝梁为领方郡治。隋属郁林郡。唐武德间改为岭方县。古县名。领,又作岭。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西南古
在今河北滦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永平府:沂河“在滦州西二十里,南流入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州:沂河,“《志)云:大沂河源出卢龙县界马家庄,西南流径州西北二十二里之佛住山,又南合于小沂河。小沂河出州
明初置,属将乐县。即今福建将乐县西南白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