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乾宁县

乾宁县

①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改永安县置,为乾宁军治。治所即今河北青县。熙宁六年 (1073)废为镇,元符二年 (1099) 复置,崇宁三年 (1104)再省。政和五年 (1115) 又复为县。金贞元元年(1153) 改为会川县。

② 1945年改泰宁设治局置,属西康省。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。1957年迁治今道孚县东南八美镇。1978年撤销。分属道孚、雅江二县。


(1)古县名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改永安县置,治今河北省青县,为乾宁军治。熙宁六年(1073年)省县为乾宁镇。元符二年(1099年)复置县。崇宁三年(1104年)又省县。政和五年(1115年)又复为县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改为会川县。(2)旧县名。1945年由泰宁设治局升县并改名,治亚卓(今四川道孚县南亚卓)。1950年迁惠远寺(今道孚县东南八美乡惠远寺)。原属西康省,1955年西康省撤销,划归四川省。1978年裁撤,并入道孚、雅江两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者线蒙庆甸军民府

    元至顺二年 (1331) 降蒙庆宣慰司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泰国北部昌盛。至正二年 (1342) 废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复置蒙庆府,后废。

  • 羊雅江

    即今四川岷江支流大渡河。《宋史·瀛国公纪》:德祐元年(1275),“知叙州李演将兵援嘉定府,遂解归,战羊雅江,兵败被执”。即此。

  • 洪州泊李等洞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。明洪武初改为洪州泊里长官司。

  • 保马水关

    一作得马水关。明置,在今山西河曲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保德州: 保马水关 “有土城,周一里余。洪武九年置巡司于此”。

  • 托锦乌梁海旗

    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。旗府驻地即今俄罗斯克孜尔—奥尔达州贝克穆河东岸托腊贺梅。

  • 双髻山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7永宁县:双髻山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绝顶有双髻并峙,状若髻然”。②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五侯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3兴化军:双髻山“亦名笔架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莆田

  • 呾蜜国

    即怛满国。 唐西域国名。 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境阿姆河北岸铁尔梅兹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呾蜜国 “东西六百余里, 南北四百余里。……伽蓝十余所,僧徒千余人”。龙朔初置姑墨州都督府于此。

  • 两渡镇

    清置,属灵石县。即今山西灵石县北十八里两渡镇。在山西省灵石县北部。面积98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两渡,人口 3220。古称回水湾,因该处有两个渡口,后改为两渡。1949年属灵石县六区

  • 齐郡

    ①西汉改临淄郡置(旧说秦即称齐郡),治所在临淄县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、青州、临朐、广饶等市县地。旋改为齐国。元封元年(前110)复为郡。东汉改为国。东晋时又改为郡。北魏时移治

  • 茂都淀

   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一带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 “汶水自桃乡四分,当其派别之处,谓之四汶口。其左二水双流,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……又西南径东平陆县故城北……又西径危山南……又西合为一水,西南入茂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