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二十三路

二十三路

北宋神宗初沿袭真宗以来旧制,分境内为十八路。熙宁五年(1072)以后续有分置,至七年共为二十三路,即淮南分为东、西二路,陕西分为永兴军、秦凤二路,京西分为南、北二路,河北分为东、西二路, 京东分为东、西二路。元丰八年(1085)成书的《元丰九域志》即是按此二十三路编制而成。


北宋神宗熙宁初因袭真宗以来旧制分全国为十八路,即京东、京西、河北、陕西、河东、淮南、两浙、江南东、江南西、荆湖南、荆湖北、成都府、梓州、利州、夔州、福建、广南东、广南西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分京西为南、北二路,分淮南为东、西二路,分陕西为永兴军、秦凤二路,合为二十一路;六年,分河北为东、西二路,增为二十二路;七年,分京东为东、西二路,共为二十三路。此后,两浙路时分时合,至元丰元年(1078年)复并二十三路为十八路,八年复分十八路为二十三路,是年颁行的《元丰九域志》,即依据这二十三路编制而成。经哲宗至徽宗崇宁初相沿不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桐驿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黄桐驿在 “县东六十里,马驿也”。

  • 大巴关

    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南一百二十五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舞凤山

    即今云南澄江县北郊之凤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澂江府: 舞凤山在 “今府治后。势自罗藏山之中支逶迤而来,如凤首览辉下,左右两山并峙,如展翼然。隆庆四年郡守徐可久迁治于山麓”。

  • 鸡额山

    一名鸡岩山。在今云南大理市北,大理古城东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地·大理府》 引明杨慎《游滇记》:“崖出水面, 石磴盘旋, 可三百武,削壁卷阿, 正向点苍, 十九溪峰, 尽在几席。”

  • 召化堡

    一名杨柳堡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)置,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召化堡“在巴东县南八十里。一名杨柳堡。以其地名杨柳荒也。深林密菁,当施、建要路。南通石柱、连天二关”。又称杨柳堡。明

  • 章奥寨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盐盆镇前村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乐清县: 章奥寨 “在县西章奥山,旁近海口,‘贼’ 船易登,颇称险要”。

  • 古松驿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松潘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古松驿“在卫治南”。

  • 鸾峰山

    在今福建松溪县东北六十里。明嘉靖 《建宁府志》 卷3 《山川》 松溪县: 鸾峰山 “在永和里。山势峻拔,南接龙泉,北连南浦,延袤二百余里。故老相传有仙人乘白鸾翔游其间,故名。……东有龙井,祷雨即应”。

  • 榆林驿堡

    明正统末于榆林站建堡,属怀来卫。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榆林堡。元置榆林驿。明正统末筑堡,故名。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西榆林。后废。

  • 乐川

    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恭城河,为漓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恭城县:乐川“在县西。自道州流入境,经县南,入平乐县界。《志》云:县北七十里有平川江,南流合乐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