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寿镇
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镇。明洪武初置有巡司。清时顺昌县丞驻此。
在福建省顺昌县北部。面积172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仁寿,人口4080。因驻地位仁寿溪东岸而得名。曾名仁阳。宋设巡检司,清置县丞署。1959年设跃进公社,1961年改仁寿公社,1984年改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薯、大豆、松、杉、竹、香菇、笋干、黑木耳、柑橘。有胶合板、清水笋、造纸等厂。公路接下甘公路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方志敏妻缪敏在华家山开辟游击区。
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镇。明洪武初置有巡司。清时顺昌县丞驻此。
在福建省顺昌县北部。面积172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仁寿,人口4080。因驻地位仁寿溪东岸而得名。曾名仁阳。宋设巡检司,清置县丞署。1959年设跃进公社,1961年改仁寿公社,1984年改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薯、大豆、松、杉、竹、香菇、笋干、黑木耳、柑橘。有胶合板、清水笋、造纸等厂。公路接下甘公路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方志敏妻缪敏在华家山开辟游击区。
清置,属闻喜县。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四里东镇。
即今山东莱阳市北旌旗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莱阳县 “七子山” 条下: “旌旗山在县北三十里。形势罗列,状若旌旗。”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改疏勒州置,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(今新疆疏勒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、疏勒、疏附、岳普湖、伽师、阿图什、乌恰等市县地。1913年改为疏勒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升
1917年由商都牧厂及张北、兴和、陶林等县部分地区设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。治所在原兴和县七台 (今内蒙古商都县)。1918年改设商都县。以商都河为名。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古日古勒台河。《清一统志 · 巴林部》: 野鸡河 “在旗北一百里。蒙古名戈尔戈台。源出葱山,东南流,入黑河”。
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置,在今新疆尉犁县东南。
今四川乐山市城内之老霄顶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 高标山 “一名高望山。古备城库之基,即今万景山。府之主山,巍然高峙,万象在前,烟朝月夕,其景无尽”。北宋宣和中建万景楼于上。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以癿当川置,属乐州。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。后废。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改癿当川为来宾城,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。属湟州。
在今广西藤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藤县:白藤岭在“县西南百里。峻拔侵云,路通容县。多产白藤,县以此名”。
①北周宣政元年 (578) 改同和县置,为洮城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。隋属临洮郡。唐属岷州,上元二年 (761) 没入吐蕃。②1929年析临洮、临夏二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宁河堡 (今甘肃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