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川
即伊河。伊河河谷平原亦称伊川。在今河南栾川、嵩县、伊川等县境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二年(前638),“初,平王之东迁也。辛有适伊川,见被发而祭于野者, 曰不及百年,此其戎乎?其礼先亡矣。秋,秦、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”。宋程颐宅于嵩县西北耙耧山麓。世称伊川先生。
即今河南省洛水支流伊河。
即伊河。伊河河谷平原亦称伊川。在今河南栾川、嵩县、伊川等县境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二年(前638),“初,平王之东迁也。辛有适伊川,见被发而祭于野者, 曰不及百年,此其戎乎?其礼先亡矣。秋,秦、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”。宋程颐宅于嵩县西北耙耧山麓。世称伊川先生。
即今河南省洛水支流伊河。
金改庆平堡置,属狄道县。即今甘肃渭源县西北三十里庆坪乡。
1938年由营口县析置,属辽宁省。治所即今营口市。为辽宁重要港口之一。在辽宁省中南部。面积 5169.1 平方千米(市辖区461.7平方千米)。人口229.2万(市辖区85万)。辖站前、西市、老边、鲅
南朝梁置,为光州治。治所在光城县(今河南息县境)。北齐废。
唐武则天长寿元年(692)置,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不久改为米川州。武周长寿元年(692年)置,治今四川省康定县境内。寻改米川州。
泛指清康熙年间所筑柳条边以东地区,包括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及俄罗斯斯塔诺夫山(外兴安岭)以南,黑龙江下游,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1:“东北柳条边内外设将军三:曰盛京将军, 曰宁古塔将
又名三店塘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三店“在府东南。嘉靖三十四年,官军击倭于吴江之平望,倭败走三店,官军复邀击,败之”。集镇名。(1)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北部。属三店街道
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天全六番招讨司有泥山百户所。《清一统志·雅州府二》: 泥山所 “在天全州东”。
即今广东阳东县南雅韶镇之北津。地当漠阳江出海之口。明万历四年(1576)于此置水砦,为海津要隘。清时设千总驻防。
即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员贝屿,在白沙岛东约四里。西南隅有员贝村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载:员背屿,郑氏时“居民甚众,今止零落一二家”。
明置,属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西南晓坝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县:“东(南)有小东坝关。”清嘉庆《安县志》卷12:小东坝关“一名晓坝关,在县西三十里。防羌番由千佛山窜入茶坪而设。古有关,今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