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信军
五代方镇。后周置。治所在庐州 (今安徽合肥市)。北宋初废。
五代方镇之一。后周置,治庐州(今安徽合肥市)。北宋初废。
五代方镇。后周置。治所在庐州 (今安徽合肥市)。北宋初废。
五代方镇之一。后周置,治庐州(今安徽合肥市)。北宋初废。
①在今江西安福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安福县: 武功山 “在县西。根盘八百余里,高三十余里。中夜登岭可望日出。上有葛仙坛,瓦皆用铁。旁有石塔,时见火焰,若金灯。相传昔有武氏夫妇远来修炼,夫止卢
又称青济铁路。清光绪二十五至三十年(1899—1904) 由德国修筑,自今山东青岛至济南。全长394公里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日本占据,后收归国有。在山东省境内。东起胶州湾畔的青岛市,经潍坊、淄博至
即今河南新野县东二十里溧河铺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2: 同治四年 (1865) 十二月,捻军 “设卡于栗河铺、化陂庄、江家庄,裹胁日众,势益张”。
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属康定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1913年改为雅江县。(1)古旧县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置。治今四川省雅江县。属康定府。1913年改名雅江县。(2
北宋置。在今四川蒲江县南金釜山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蒲江县 “有盐井砦。”
北宋改斜恭州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柘城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7宁陵县: 始基故城 “晋豫州刺史祖逖督护卫策所筑。初,乞活魁遣陈川据陈留浚仪,遣将魏硕于谷水南营。逖遣策等追战,大破之。因即立戍留守。策曰: ‘从祖公北伐数年,功始
①或作德江。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南一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南府安化县:“东南有水德江,即乌江之分流……下流亦入于涪陵江。”②即今贵州、四川二省之乌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彭水县:水德江“在县东南。其上源即
即可蒙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铜山县:“南可象山,西北私铸山, 皆有铜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2铜山县:“可蒙山在县西北三十里。高一里。出铜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中江县:可蒙山“在县西南百
在今甘肃庄浪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5平凉府:“阳三川在庄浪县西南七十里。山阳有三川,故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