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城县
1939年冀鲁豫边区由黎城县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偏城镇 (今河北涉县北偏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涉县。
旧县名。太行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初由河北省涉县北部偏城镇一带设偏城办事处。同年8月设县,并以偏城名县。治偏城镇。1946年撤销,仍并入涉县。
1939年冀鲁豫边区由黎城县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偏城镇 (今河北涉县北偏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涉县。
旧县名。太行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初由河北省涉县北部偏城镇一带设偏城办事处。同年8月设县,并以偏城名县。治偏城镇。1946年撤销,仍并入涉县。
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仪真县: “焦家山在县东北五里。宋开禧二年,金人寇真州,总辖唐璟决陈公塘,水被真州东北境,敌登焦家山望之,知不可越,引退。”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仪征市东北。南宋开
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四十里黄门乡。熙宁五年(1072)改为冶坊堡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置,在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。属秦州。熙宁五年(1072年)改为冶坊堡。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吉县东北。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:骊姬使言于晋献公曰:“蒲与二屈,君之疆也。”一说“二屈”当作“北屈”。春秋晋北屈、南屈二城的合称。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北。《左传》庄公二十八年(前666
即今广东潮安县西北枫溪镇。清光绪 《潮州府志》 卷14: 海阳县 “墟市” 有枫溪墟。
北宋盐场。在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三十四里奉城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华亭县有 “浦东、袁部、青墩三盐场”。南宋时改为青村场。
即今吉林通榆县西南赡榆镇。1915年于此置赡榆县。镇旁有老榆树,因以名县。在云南省文山县东部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文山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.34平方千米。人口7.54万。因清为开化府城,取“化开无外
即芦畲镇。在今江西宁都县东北。清设芦畲汛。
1928年由崇明县析置,属江苏省。治所在汇龙镇(今江苏启东市)。以滨江滨海,取“启我东疆”之意。1989年改设启东市。旧县名。1928年析崇明县置,治今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。1989年撤销,改设启东市。
亦作峰山镇。北宋置,属新明县。即今四川武胜县 (沿口镇)。
北宋初置,属京山县。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四十五曹武镇。在湖北省京山县东部偏南。面积184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曹武,人口3810。以镇内曹武街命名,三国时曹操曾在此屯兵操练,曹丕称帝后追封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