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华门
即章城门。又称章门。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。《三辅旧事》载:“章门亦曰光华门。”
即章城门。又称章门。汉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。《三辅旧事》载:“章门亦曰光华门。”
汉高帝五年(前202)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沅陵县南沅水南岸。东汉移治今沅陵县西南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沅陵县“因冈傍阿,势尽川陆,临沅对酉,二川之交会也”。县以此名。南朝陈为沅陵郡治。隋移治今沅陵
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北与武义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宣平县:曳岭“岭峻险,登陟甚难。上有曳溪洞,相传尝有仙人曳履过岭,因名。为县南守御处”。
在今河南新蔡县北七十里。《后汉书·何敞传》: 汉和帝时,敞迁汝南太守,“修理鲖阳旧渠,百姓赖其利,垦田增三万余顷”。
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十四里七贤乡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临朐县东南有七贤店铺。
①又名夷邑。春秋陈地。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七十里城父集。后入楚,曾为许国都。《左传》: 昭公九年 (前533) 二月,“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,实城父”。即此。汉置城父县。②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宝丰县东。《左
北宋初置,属南丹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北。南宋废。
即今广东顺德市南容奇镇。清咸丰 《顺德县志》 卷2 《图经》: 容奇堡 “以容山、奇山为一镇之秀,两村中隔一海,故以为名”。有县丞及把总驻此。
在今四川宜宾市北真武山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7叙州府: 郁姑台 “在府治北。宋杨仙遇仙人郁姑于此台,故名”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,唐通化门外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历二年 (767),“鱼朝恩奏以先所赐庄为章敬寺,以资章敬太后冥福。于是穷壮极丽,尽都市之财不足用,奏毁曲江及华清宫馆以给之,费逾万亿”。在今陕西省西
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北岜崙村。清光绪《东华录》: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二月,农民义军“窜河池属之六甲岜崙,陆荣廷率军渡江截剿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