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光山县

光山县

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为光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。大业初为弋阳郡治。唐武德三年(620)为光州治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改为期思县,寻复为光山县。南宋末废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2)复置。清属光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东南部。属信阳市。面积 1829 平方千米。人口78.9万。辖8镇、1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光城县(治今光山县城);梁置光州和光城郡,同治光城县。隋开皇初废光城郡,三年(583年)废光城县;十八年置光山县,治今光山县城。因县西北有浮光山得名。《水经注·淮水》:“淮水又东径浮光山北,亦曰扶光山,即弋阳山也。出名玉及黑石,堪为棋。其山俯映长淮,每有光辉。”《名胜志》:“光山县以浮光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光州为弋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州,太极元年(712年)移治定城县(今潢川县城)。宋至清因之。1913年属豫南道,1914年属汝阳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潢川专区,1952年属信阳专区,1969年属信阳地区,1998年属信阳市。地处大别山前丘岗地和山前倾斜平原区,竹竿河流经西北边缘,潢河、寨河流经境内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花生、红麻等。矿产有铁、萤石、大理石、石灰石等。有水泥、机械、化肥、卷烟、羽绒、纺织器材、食品加工等厂。京九、宁西铁路和312国道、寨新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净居寺、紫水塔、黄君孟夫妇合葬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延渠

    即汉渠。相传凿于汉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。《元和志》卷4灵武县:汉渠“在县南五十里,从汉渠北流四十余里始为千金大陂,其左右又有胡渠、御史、百家等八渠,溉田五百余顷”。《西夏书事》卷20作“汉源渠”。嘉

  • 赤水江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,凤仪镇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赤水江“源出定西岭,东南流入楚雄府旧定边县界,合礼社江”。

  • 上都路

    蒙古中统四年(1263)于开平府置,至元五年(1268)省府入路,后属中书省。治所在开平(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兆奈曼苏默上都故城)。辖境相当今东自河北承德市、滦河,西至山西广灵、灵丘,南至河北涞

  • 几江

    今四川江津市北长江之别称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江水“至江津县北,还绕县治,状如几字,亦名几水”。区片名。在重庆江津市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.2万。为原几江镇人民政府驻地。自北宋乾德五年(96

  • 田寺

    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田寺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答那思里

    马来文意为 “花地”。即今缅甸南部的丹那沙林。为古代南海重要贸易港之一。见 《郑和航海图》。

  • 南剑州

   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(979) 置,治所在剑浦县 (今福建南平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100南剑州: 本剑州,“以西 (利州路) 有剑州,此故名为南剑州”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、三明、将乐、顺昌、沙县、尤溪、

  • 盘石

    唐安西都护府属地。当在今新疆和硕县东榆树沟附近。

  • 茹由县

   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 (448) 以豫部蛮民置,属弋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南六十里。大明中属光城左郡。南朝梁为边城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,治今河南省光

  • 玉皇山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本名育王山。民国《西湖新志》卷3:“吴越王迎明州(今浙江宁波市)阿育王塔,置于城南”,故名。清改建为玉皇宫(即福星观),始称玉皇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