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关口镇

关口镇

本名五郎关。即今陕西宁陕县。1936年宁陕县迁治于此。


(1)在河南省新密市东南部。面积16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关口村,人口 1100。因村地处风后岭和大磨岭两山中间的狭长地带,为新密通往新郑的关口,故名。2001年析苟堂镇东部设关口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豆类。有兽药厂、酒厂。新新公路经此。(2)在湖北省浠水县东北偏中部。面积222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关口,人口 4580。两晋时在此设关口收税,故名。1949年为关口区。1958年为关口公社,1961年又复称关口区。1974年析置关口、大灵两公社。1984年关口公社改置关口镇。2001年胡河乡、大灵乡和三店乡十个村并入。地处白莲河下游,境内丘陵起伏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花生等,盛产柑橘、蚕丝、茶叶。有云母、铁砂、硅线石等矿。有农机、钢砂等厂。罗兰公路经此。古迹有三国土城遗址。(3)在陕西省旬阳县东部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关子沟口,人口450。地处关子沟出口,故名。1950年设关口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设乡。1996年与蒿塔乡合并设关口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,盛产生漆、木耳、柑橘、芝麻、烤烟、柿子。有农副产品加工、机砖、农具修造、制铧、草绳等厂。有公路通安白公路,通汉水航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水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宜州置,治所在龙水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市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宜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宜州改置,治龙水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

  • 廓定县

    唐武德六年 (623) 置,属登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文登一带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入文登县。

  • 逢春里

    在今云南文山县南二十四里古木街。清代以原枯木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嘉庆二十五年 (1820) 改属安平厅。后属文山县。

  • 梅根渚

    梅根河口江中旋流萦绕的洲渚。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北四十里梅龙镇。齐武帝诗: “昔经樊邓役,阻潮梅根渚”,指此。即“钱溪”。

  • 济川墟

    在今山东高青县高城西北五里。《晋书·裴秀传》: 三国魏咸熙初,“秀封济川侯,地方六十里,邑千四百户,以高苑县济川墟为侯国”。

  • 始阳路

    唐、宋雅州通吐蕃三道之一。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南行,经荥经县、汉源县北清溪镇,西越飞越岭至泸定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7雅州 “碉门寨” 条下: “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: 曰灵关、曰碉门、曰始阳。而灵关去

  • 真峰山

    在今云南曲靖市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曲靖军民府: 真峰山 “山峦秀丽,下有弥陀岩。后又有普贤洞”。

  • 仙霞岭

    在今浙江省西南部。主峰在今浙江江山市南保安乡南。系钱塘江、闽江、鄱阳湖水系分水岭。《方舆胜览》卷7衢州:仙霞岭“在江山县。黄巢传云:巢破饶、信、衢等州,刊山开道,即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9浙江总叙:仙

  • 驮朴驿

    明置,即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柏村。明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“驮朴去驮卢五十里。自驮卢西至此,皆为左州南境,北去龙州四十里。西仍为崇善地,抵太平亦四十里,水路倍之。”

  • ①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文公元年(前626),卫孔达侵郑,“伐绵、訾及匡”。又,定公六年(前504),“公侵郑,取匡”。皆此。②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睢县三十里匡城乡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