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京门
亦名旺清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:兴京边门“在城东南,南至碱厂门一百十里,北至开原县英峨边界一百里”。
亦名旺清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:兴京边门“在城东南,南至碱厂门一百十里,北至开原县英峨边界一百里”。
唐贞观八年(634)升百丈镇置,属雅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2百丈县:“今按镇城东有百丈穴,故以为名。”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废入名山县, 元祐二年(1087)复置。《
①东汉初平元年(190)公孙度据辽东, 自号平州牧。三国魏分幽州东部地区置,属幽州。治所在襄平县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不久废。西晋泰和十年(274)复置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六股河以东,北票、阜新、铁岭以南
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陵州籍县:“梁席郡, 一名汉阳戍。永四年,分贵平置。”
民国置,即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四十五里枳沟镇。当潍水南岸。为通莒县孔道。清道光 《诸城县续志》 卷2作 “只沟”。在山东省诸城市西南部。面积87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枳沟,人口1.46万。明
三国吴改重安侯国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(西渡镇) 北。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置,属衡州。七年 (624) 又废。古县名。东汉永建三年(128年)改钟武县置,治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北。后
①即今湖南新宁县东北二十二里白沙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新宁县东北有白沙塘。②即今广东遂溪县西杨柑镇西北白沙塘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部》:雷州营右营守备驻此。
即镇江府内子城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徒县 “京口” 条引 《城邑考》: “郡有子城,周六百三十步,即三国吴所筑,内外皆周甃以甓,号铁瓮城。晋郗鉴、王恭镇此,皆更为营缮。南唐末
即今河南光山县东南砖桥镇。明嘉靖《光山县志》 卷1 《里店》: 砖桥店 “在县东南四十里”。
即今江西横峰县东黄藤桥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 黄藤港 “在兴安县东十里,亦溪涧诸水会流处,南流入信河。其水汹涌,每漂没民田。明万历中,知县郎文焕缘港筑坝,潴水溉田,民受其利”。
即今贵州凯里市东南挂丁镇。清乾隆元年 (1736) 包利、红银率苗民起义与清军激战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