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仁镇

兴仁镇

①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兴仁镇。旧属拜泉县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明水县有兴仁镇。

②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兴仁巡司“在雩都县东北一百里。旧名平头寨,路通闽广,当五洞七径之冲。宋绍兴三年,岳飞平固石洞贼,遂建寨于此。明初置巡司,本朝乾隆四十三年改今名”。


(1)在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南部。面积112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兴仁,人口 3720。清光绪年间开荒建屯。1929年称第二区,1938年称兴仁村。1956年设兴仁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等。有酿酒、被服、农机修配等厂。公路通明水、永兴等地。(2)在江苏省通州市中西部、通吕运河北岸。面积39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兴仁,人口1万。原名新地,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在此安置海门灾民,取“仁者兴仁”之意命名。1929年称今名。1957年设石鼎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65年改名兴仁公社,1983年改置镇。2000年横港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等。有棉纺织、医疗器械、轻工机械、化工、绣品等厂。通吕、兴小公路经此。(3)在四川省邻水县东北部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兴仁,人口 7650。清乾隆年间取“一国兴仁”之句简名。1949年为兴仁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改乡,1993年置镇。有煤、天然气等矿。产油菜籽、辣椒、苎麻、甘蔗、茶叶。有酿酒、粮食加工、印刷、采矿等业。南朝梁邻水县治。通公路。(4)在贵州省丹寨县西北部、清水江与乌龟河之间山岗上。面积187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清乾隆二十年(1755年)设兴仁堡,1932年置兴仁镇,1941年改兴仁乡。1953年分建兴仁、摆泥、新民三乡,1956年摆泥乡并入兴仁乡。1958年建兴仁公社,1959年改为兴仁管理区,1961年恢复兴仁公社。1969年烧茶公社并入,1970年烧茶公社分出。1984年改镇,1992年新华、岩莫、烧茶三乡并入。排调河环绕其东部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玉米、小米、甘薯、松、杉等。土产有油桐、山苍子、五倍子、生姜。有铅、锌、铜、锑、汞、煤等矿。为县西最大农贸集市。鸭兴、隆三公路经此。(5)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北部,西邻甘肃省靖远县。面积290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兴仁堡,人口 2220。以驻地兴仁堡得名。清时筑堡,名新堡子。后取“兴隆”、“仁义”之意改今名。民国时设区公所。1949年属兴仁区,1958年为兴仁公社,1984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主产小麦、黍。特产二毛裘皮。有水泥、陶瓷、农具加工、砖瓦、地毯等厂。为邻近各县毗邻地区农、牧产品集散地。109国道和中静公路在境内交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坑

    当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。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延熹初,“迁使匈奴中郎将。时休屠各及朔方、乌桓并同反叛,烧度辽将军门,引屯赤坑,烟火相望”。李贤注:“时度辽将军屯五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1榆林镇:赤坑,

  • 中左末旗

    原属土谢图汁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策策尔勒格西北北特,大临河西岸。

  • 荔蒲县

    即荔浦县。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荔蒲县”。

  • 环县

    明洪武初降环州置,属庆阳府。治所即今甘肃环县。民国初属甘肃泾原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东部,东北与陕西省相邻,西、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。属庆阳市。面积 9240 平方千米。人口33.6万。

  • 圣惠镇

    明置,属安邑县。在今山西运城市东二十里。洪武四年(1371)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东北九省

    1945年9月将东北三省划分为辽宁、安东、辽北、吉林、松江、合江、黑龙江、嫩江、兴安九省,总称东北九省。

  • 统万镇

    北魏始光四年 (427),改统万城置,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置夏州。古镇名。北魏始光四年(427年)改统万城置,治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置夏州。

  • 中沙洲

   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,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中沙洲。以在南沙洲和北沙洲之间,故名。因洲上有红草生长,又排行第二(南沙洲排行第一),中国渔民向称红草二。

  • 昌江县

    ①唐神龙三年 (707) 析湘阴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十里金铺观。元和四年 (809) 迁治今平江县。五代楚改名平江县。②1914年改昌化县置,属广东琼崖道。治所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

  • 三源浦镇

    即今吉林柳河县南三源浦朝鲜族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柳河县:“县属三源浦,距县市南九十里。……附近又为人参种植地,以本处为人参大集散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