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化县

兴化县

①五代杨吴武义二年(920)置,属扬州。治所即今江苏兴化市。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伪吴武义年中置今县,言将振兴其教化也。”南唐改属泰州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废入海陵县。十九年(1149)复置,仍属泰州。乾道二年(1166)改属高邮军。元属高邮府。明属扬州府高邮州。清属扬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87年改设兴化市。

②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为兴化军(后改为太平军)治。治所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。八年(983)属兴化军。元属兴化路,皇庆元年(1312)移治今莆田县北新县。明属兴化府,正统十三年(1448)废。

③辽置,为北安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。金为兴州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改为兴安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析莆田县置,治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北古邑。为兴化军治。八年后为兴化军属县。元皇庆元年(1312年)移治今莆田市北新县。元属兴化路。明属兴化府,正统十三年(1448年)废。(2)辽置,治今河北省承德市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旧址,一说今隆化县西皇姑屯土城子。为北安州治。金为兴州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改为兴安县。(2)古旧县名。五代杨吴武义中置。治今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。属江都府。历有废置。南唐后历属高邮军、泰州、高邮府、高邮州,清属扬州府。1987年撤销,改设兴化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鬼谷口避风驿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 太平兴国六年 (891),王延德出使高昌,经纳职城西行,“地无水草,载粮以行,凡三日,至鬼谷口避风驿,用本国法设祭,出诏神御风,风乃息”。

  • 武平郡

    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置,治所在武定县 (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)。西晋辖境相当今越南永福、北太等省地。隋开皇十年 (590)废。三国吴建衡三年(271年)置,治武定县(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

  • 宜兴千户所

    俗名小兴州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宜兴卫置,后属大宁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。永乐元年 (1403) 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改宜兴卫置,治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。永乐元年(14

  • 西董山

    指越南东南岸外的大卡特威克岛。见《元史·史弼传》。

  • 庙湾

    即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镇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淳耀县1943年徙治于此。

  • 三汊镇

    亦作三义镇。在今江苏淮阴市西三岔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东部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汊埠,人口3800。因地处三条河流(东河、西河、外河)汇合处,故名。1899年

  • 公山镇

    隋于废集州城置,属难江县。即今四川南江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于此复置集州。

  • 和尼迈拉虎卡伦

    即霍尼迈拉呼卡伦。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额尔齐斯河东岸。

  • ①即余吾戎。商、周时国,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。②西周时国。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周有徐、奄”,即此。春秋昭公三十年 (前512) 为吴所灭。西汉置徐县。(1)古国名。(1)西

  • 冶坂城

    即冶坂津。一作野坂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魏书·于栗䃅传》:“太宗南幸盟津,谓栗䃅曰:‘河可桥乎?’栗䃅曰:‘杜预造桥,余事可想。’乃编次大船,构桥于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