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安南省
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,成立兴安南分省。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。省会在达尔罕王府(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)。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特市)。辖通辽县及科尔沁左翼前、科尔沁左翼后、科尔沁左翼中、科尔沁右翼中、科尔沁右翼前、科尔沁右翼后、扎赉特等旗。1943年并入兴安总省。将醴泉县和奈曼旗、喜扎嘎尔旗划入,成立兴安南地区行署。
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,成立兴安南分省。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。省会在达尔罕王府(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)。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特市)。辖通辽县及科尔沁左翼前、科尔沁左翼后、科尔沁左翼中、科尔沁右翼中、科尔沁右翼前、科尔沁右翼后、扎赉特等旗。1943年并入兴安总省。将醴泉县和奈曼旗、喜扎嘎尔旗划入,成立兴安南地区行署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三里荐福寺内。唐景龙年间修建。因小于慈恩寺大雁塔,故名。初为十五级,后经多次地震,塔顶坍塌,塔身破裂。现余十三级,通高43米,秀丽美观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全称荐福寺小
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直塘镇。清宣统《太仓州志》 卷 4: 直塘镇 “水无迤逦曲折,故名”。
又名奎塘、圭塘。在今河南长沙市东南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上》 载:“初,五代马氏于潭州东二十里, 因诸山之泉,筑堤潴水,号曰龟塘,灌田万顷。其后堤坏,岁旱, 民皆阻饥。(绍兴)七年,守臣吕颐浩始募民修复,以
①南朝梁侨置,治所在许昌县(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口孜镇北)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为北陈留颍川郡。②北周改信州置,治所在项县(隋开皇初改宛丘县,即今河南淮阳县)。隋大业初改为淮阳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
即冈底斯山。在今西藏西南部,隔雅鲁藏布江与喜马拉雅山平行。
即百泉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里苏门山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御河源出卫州共城县百门泉。”
清嘉庆十九年(1814)析会泽县地置,属东川府。治所即今云南巧家县。民国《云南巧家县调查地志资料》:“巧家二字系初开辟时一夷人之名,附城一带先年系渠领有,此土身殁后,人即以此二字名其领土,设县治时亦即
大理国置,治所在罗眉川 (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)。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改置兰州。
五代楚改昌江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为平江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县,属岳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流域,与湖北、江西
①在今北京城西北四十里,为西山支脉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87引 《长安可游记》: “香山有乳峰石,时嘘云务,类匡庐香炉峰,故名。” 自辽金后,为历代皇家园囿。初为辽中丞阿勒弥私舍。金大定二十六年 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