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书峡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二十里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峡为诸葛武侯藏兵书于此,至今望之,常若书卷然。又名铁棺峡。”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二十里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峡为诸葛武侯藏兵书于此,至今望之,常若书卷然。又名铁棺峡。”
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年(前532),陈桓子召子周“与之夫于”。杜注: “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。”
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帖夷县 (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)。辖境范围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及甘肃文县部分地。恭帝二年(555) 改为昌宁郡。
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七十二里原山西麓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61 《南燕录》:慕容超母与妻自姚秦还,“超亲率六宫,迎于马耳关”。即此。又称马耳谷口。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马耳山。东晋义熙三年(407年)后秦
即今辽宁新宾县西南三道关。为后金边防要地。天命四年(1619),努尔哈赤征叶赫部,分兵守此,以御明兵。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三道关,为后金边防要地。天命四年(1619年)努尔哈赤征叶赫部,分兵守此
在今河南正阳县北。东南至息县附近入淮河。一说为清水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慎水 “出慎阳县西,而东径慎阳县故城南,县取名焉。……东南径息城北,又东南入淮”。
又作大。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。东汉废。《后汉书·邓禹传》:建武元年(25),“更征兵引谷, 归至大要”。即此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宁县东南。属北地郡。东汉废。
战国时筑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西南隅。《史记· 楚世家》: 怀王三十年 (前299),楚王 “西至咸阳,朝章台”。又 《蔺相如传》:“秦王坐章台见相如,相如奉璧奏秦王。” 或谓章台,战国时诸侯宫
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长沙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“甲子关”条内:长沙港巡司“在县南长沙海口。港口深广,各三十丈。洪武十三年置巡司”。
在今山东郯城县南四十里。清置驿于此。
在今北京市西南。《宋史·宋琪传》:北宋端拱二年(989)将伐辽,宋琪建言:“出安祖砦,则东瞰燕城,裁及一舍,此是周德威收燕之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