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内蒙古

内蒙古

清地区名。指内札萨克蒙古六盟之地。明末,漠南(包括兴安岭东)蒙古各部归附后金、清,编为旗,设札萨克管领;至康熙九年(1670),陆续增置至四十九旗,各旗牧地也先后划定。按各部地域,若干旗会为一盟,置盟长主持会盟事,共分设哲里木、昭乌达、卓索图、锡林郭勒、乌兰察布、伊克昭六盟,称内札萨克蒙古,隶于理藩院。其后,西套二札萨克旗(阿拉善额鲁特旗和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)、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和察哈尔八总管旗也被视为属内蒙古地区。


(1)地区名。指大漠以南的蒙古地区。清代文献中有时专指内札萨克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,附以归化城土默特,有时兼指察哈尔诸部及西套蒙古,通行于清末以前。内札萨克六盟:科尔沁、郭尔罗斯、杜尔伯特、札赉特四部十旗,盟于哲里木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、通辽市东部,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南、通肯河以西、松花江以北,吉林省松花江、伊通河以西,辽宁省彰武、法库、昌图县以北地区;扎鲁特、喀尔喀左翼、奈曼、敖汉、翁牛特、阿鲁特科尔沁、巴林、克什克腾八部十一旗,盟于昭乌达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与所辖北部县、旗及通辽市西部;土默特、喀喇沁二部五旗,盟于卓索图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、宁城县,辽宁省建昌、朝阳、阜新等市、县以北和彰武以西地区;乌珠穆沁、浩齐特、阿巴哈纳尔、阿巴噶、苏尼特五部十旗,盟于锡林郭勒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,以上为东四盟。四子部落、喀尔喀右翼、茂明安、乌喇特四部六旗,盟于乌兰察布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部、固阳县及乌兰察布盟、巴彦淖尔市大部;鄂尔多斯一部七旗,盟于伊克昭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、乌海市及陕西省长城以北地区,以上为西二盟。归化城土默特二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、包头市东部及和林格尔、清水河、托克托、土默特左右旗、武川县地。察哈尔诸部八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,凉城、卓资、化德三县,察哈尔右翼前、中、后旗,镶黄旗、正镶白旗。西套阿拉善厄鲁特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、右旗;额济纳土尔扈特旗,牧区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。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受奉天将军监督,郭尔罗斯部受吉林副都统监督,札赉特、杜尔伯特受黑龙江副都统监督。昭乌达盟、卓索图盟诸部受热河都统监督,锡林郭勒盟诸部受察哈尔都统监督,乌兰察布盟、伊克昭盟诸部受绥远将军监督。西套蒙古二旗受宁夏将军管辖,归化城土默特二旗归绥远将军直辖,察哈尔八旗归察哈尔都统直辖。1914年,改置为热河、察哈尔、绥远三特别区。(2)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里罕

    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八里罕镇。1948年宁城县由小城子迁治于此。1954年又迁治天义镇。“八里罕”,蒙古语意为佛爷。

  • 迁辽县

    辽太平十年(1030)置,属上京临潢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(林东镇)附近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迁辽县在“京东北”。今上京故城址东北三合堂村,有辽代聚落、古城遗址,当是迁辽县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太平中置

  • 陇川设治区

    1935年改陇川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夏秋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四十九里杉木龙,冬春驻今陇川县西南四十八里章凤街。1949年迁治城子镇。1952年改陇川县。见“陇川设治局”。

  • 汾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县西。东汉废。②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阳直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故县。大业初废。③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并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。七年(

  • 高标山

    今四川乐山市城内之老霄顶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 高标山 “一名高望山。古备城库之基,即今万景山。府之主山,巍然高峙,万象在前,烟朝月夕,其景无尽”。北宋宣和中建万景楼于上。

  • 妈港

    澳门的别称。因其地有阿妈神庙,故称阿妈港或妈港。澳门的别称。因其地有阿妈神庙,故称阿妈港或妈港。外国称澳门为Macao,即由此而来。

  • 异泉

   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回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“回山在大冶东五十里西塞山之右,山有异泉及飞云洞。《土俗编》云:唐天宝十三年积雨之后,回山之巅忽有飞泉涌出,垂流四百仞。元结名之曰异泉,因为作

  • 解店镇

    清置,属万泉县。即今山西万荣县城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: 解店镇 “有土城,周二里,南北门二。本朝康熙初建”。1954年为万荣县治。(解xiè) 在山西省万荣县东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8.6

  • 池山

    又名天池山。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石泉县:池山“山顶有池,不溢不涸,谓之天池”。

  • 承营

    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。《晋书· 慕容垂载记》: 太元九年 (384),后燕慕容楷追击丁零翟真,“战于下邑,为真所败,真遂屯于承营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九年(384年),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