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冈底斯山

冈底斯山

在今西藏西南部,和喜马拉雅山隔雅鲁藏布江河谷平行,西自狮泉河和噶尔藏布汇流处起,向东延伸,东接念青唐古拉山,长约二千余里。其主峰冈仁波齐峰,在阿里普兰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“唐古特言冈底斯者,犹言众山水之根。”外人曾称之为“外喜马拉雅山”。冈底斯山是印度洋水系和内流水系的分水岭。


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。东西走向,南与喜马拉雅山平行,东接念青唐古拉山。山名藏语意为“众山之主”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其山高五百五十余丈,周一百四十余里。四面峰峦陡绝,高出乎众山者百余丈。积雪如悬崖,皓然洁白,顶上百泉流注,至山麓,即伏流地下。”康熙帝曰:“梵书言四大水出于阿耨达山下,有阿耨达池,以今考之,意即冈底斯山是。唐古特言冈底斯者,犹言众山水之根,与释典之意相合。”又“以此处为天下之脊”。系褶皱断块山系,南侧陡峭,北侧较和缓。海拔约6000米。主峰冈仁波齐峰(6656米),藏语意为“雪的宝贝”,在普兰县玛旁雍错北,为著名佛教圣山。东段的冷布岗日(罗波峰,7095米)为其最高峰。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地理界线,南为藏南谷地,北为藏北高原,也是中国外流水系和内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拉竿驿

    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置,在今新疆若羌县北阿尔干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1婼羌县:阿拉竿驿,“阿拉竿, 回语水有汊也”。

  • 小淮水

    即今安徽繁昌县之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繁昌县:小淮水“在县东六十里。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,入芜湖县界,会于石硊渡,为鲁港之上源”。

  • 钟山

    (1)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。为宁镇山脉西段中列。东西长约7千米,南北宽约3千米,周围约30千米,整体呈弧形。一般海拔100~300米,主峰北高峰海拔448米,为宁镇山脉最高峰。山势险峻,蜿蜒如龙。三

  • 罗岩山

   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卷9上虞县: 罗岩山 “在县 (治今丰惠镇) 北七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 绍兴府上虞县: 罗岩山“丹岩翠壑,泉石甚胜。其旁数山环列,而罗岩为之冠”。

  • 保京县

    唐至德二载 (757) 改安京县置,属宁越郡。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北小董西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改为安京县。古县名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安京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北小董西。属宁越郡、钦州

  • 桧无县

    汉会无县。晋作桧无县。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。

  • 宜宾县

    ①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(976) 以避太宗讳改义宾县置,属戎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熙宁四年 (1071) 省入僰道县。②北宋政和四年 (1114) 改僰道县置,为叙州治。治所

  • 枷板站

    亦名塞勒佛特库站。清改札不剌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宾安镇。

  • 夏丘郡

    北齐置,属潼州。治所在夏丘县 (北周改晋陵县,在今安徽泗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泗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齐置,治夏丘县(今安徽泗县)。属潼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油坊集

    即今安徽巢湖市北司集镇。清光绪 《庐州府志》 卷3合肥县: 东 “油坊集,一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