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茂山
又名东山、五祖山。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二十五里五祖镇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27黄梅县:法雨塔“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冯茂山。第五祖宏忍大师寂灭之所”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冯茂山“在(黄梅)县东北三十里。五祖弘忍禅师住此。以山为冯茂所施,故名”。
又名东山、五祖山。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二十五里五祖镇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27黄梅县:法雨塔“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冯茂山。第五祖宏忍大师寂灭之所”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冯茂山“在(黄梅)县东北三十里。五祖弘忍禅师住此。以山为冯茂所施,故名”。
1945年春, 日伪在新沦陷区置,驻郑县(今河南郑州市)。同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。
即个失蜜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拨逻勿逻布逻城 (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)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3: 迦湿弥罗国 “周七千余里,四境负山。山极峭峻,虽有门径,而复隘狭,自古邻敌无能攻伐。……伽蓝百余所,
北宋置,属归化县。故址即今福建泰宁县北江源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邵武军归化县、《宋史·地理志》 邵武军泰宁县均有江源银场。
在今浙江海宁市(硖石镇)西六十四里许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海宁县:许村“西南至临平镇二十里。有许村场盐课司”。南宋设许村巡检司寨于此。见“许村镇(1)”。
一名江东。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, 以西为右,故江东又名江左。魏禧《日录杂说》:“江东称江左,江西称江右,盖自江北视之, 江东在左,江西在右耳。”其地本指今芜湖市、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。因东晋及南朝
北魏置,属宋安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为礼山县。古县名。北魏改东随郡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。属宋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名礼山县。
①唐贞观十二年(638)置,治所在乐预县(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三江、贵州从江等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古乐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古州。后废。②即保州。治所在定廉县(今四川
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北二十里长江滨。《宋史·贾似道传》:南宋德祐初,元军沿江东下,贾似道师次芜湖, “时一军七万余人,尽属孙虎臣,军丁家洲。似道与夏贵以少军军鲁港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铜陵县东北长江中部。《
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石阡府》:平水口关“在龙泉县西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误作“牛水口关”。
西晋太康十年(289)改蜀郡置,治所在成都县(今四川成都市)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大同志》:“以蜀郡、广汉、犍为、汶山十万户为王国。”后复为蜀郡。西晋太康十年(289年)以蜀郡改置,治成都县(今四川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