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冈政治局
1933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江西革命根据地由崇仁、宜黄二县析置,驻凤冈墟(今江西崇仁县南凤冈)。1936年裁。
1933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江西革命根据地由崇仁、宜黄二县析置,驻凤冈墟(今江西崇仁县南凤冈)。1936年裁。
即郢。春秋、战国时楚国都城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。因位于楚国南境,故称南郢。即“郢(1)”。
汉名七金山。即今内蒙古宁城西北九头山。
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关镇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 “遏虎城在州西。《元和志》: 历阳西有遏虎城。晋王导筑以遏石虎。”
即今山西阳城县西北王曲村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王曲堡“在阳城县西”。即今山西省阳城县西北王曲。《大清一统志》泽州府关隘有王曲堡,即此。
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南右江南岸六丰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百色厅恩阳州判: “西北逻村、渌丰墟有汛。”
明置,在今贵州岑巩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: “盘山关在府城北。《志》 云,关倚城临水,一径盘回。”
①三国魏文帝时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安昌县(今湖北枣阳县南)。后废。东晋末改义阳国复置,移治平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南朝宋属南豫州,后为司州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与信阳、罗山二县和桐柏县东部及湖北随州、
①即今福建宁化县西北牙梳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宁化县“翠华山”条下:“县北六十里又有牙梳山,以形似名。险峻扼塞,啸聚所凭。”②在今江西石城县东北,与福建省建宁县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石城县:牙
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。明初置阿邦乡土守备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右翼后旗: “牧地跨柴达木河。东至希昔,南至诺们罕木鲁,西至乌拉斯台,北至柴达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