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
在今山东威海市东刘公岛上。这里原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。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,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英勇抗击日本海军,“致远舰”舰长邓世昌等官兵壮烈牺牲。日军分海、陆两路围攻威海,水师官兵力战不敌,全军覆没。水师提督丁汝昌等殉国于刘公岛。纪念地除海军提督署外,还包括水师学堂、铁码头、船坞、岛山诸炮台及丁公祠、丁公府等建筑和设施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今山东威海市东刘公岛上。这里原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。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,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英勇抗击日本海军,“致远舰”舰长邓世昌等官兵壮烈牺牲。日军分海、陆两路围攻威海,水师官兵力战不敌,全军覆没。水师提督丁汝昌等殉国于刘公岛。纪念地除海军提督署外,还包括水师学堂、铁码头、船坞、岛山诸炮台及丁公祠、丁公府等建筑和设施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驻地石门村。其西南四里处有石门,两山夹峙,成一天险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牡丹社人民曾据以抵抗日军侵略,名垂史册。
在今山东郯城县南四十里。清置驿于此。
北宋改龙州判官置,属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北三十里。元至正间改为宣慰司。
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尉氏县:唐武德四年(621),绥抚使任瓌置康阴县“于古亭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安徽萧县西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萧县 “睢水” 条下: 淇河 “东北流经杨家集,又经旧县西南,而东北会于两河口”。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。清嘉庆 《兴文县志》 卷1: 界牌山在 “县南一百二十里,与叙永厅大坝交界。建永往来要道。环山高峻,雨雪先到,每逢隆冬,积雪若银屏”。
明置,属宁夏左屯卫。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北林皋村。
即比地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汉源、甘洛等县境。
在今广西玉林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郁林州》: 赵家寨 “在兴业县南二十里。旧有巡司,明初废”。
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浮湖 “在县东南六十里,又东十里曰黄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