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固山
又名北顾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。与金、焦二山并称京口三山。山上有甘露寺,为三国吴甘露中建。《南史·梁宗室传上·萧正义传》:“京城之西有别岭入江,高数十丈,三面临水,号曰北固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徒县:北固山“下临长江,其势险固,因以为名”。
又称北顾山。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部长江边。因北临长江、形势险固得名。分前峰、中峰与后峰。山体主要由砂岩构成。主峰后峰海拔52.5米。素称“京口(镇江)第一山”。古迹有甘露寺、多景楼、凌云亭(祭江亭)等。为旅游胜地。
又名北顾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。与金、焦二山并称京口三山。山上有甘露寺,为三国吴甘露中建。《南史·梁宗室传上·萧正义传》:“京城之西有别岭入江,高数十丈,三面临水,号曰北固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徒县:北固山“下临长江,其势险固,因以为名”。
又称北顾山。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部长江边。因北临长江、形势险固得名。分前峰、中峰与后峰。山体主要由砂岩构成。主峰后峰海拔52.5米。素称“京口(镇江)第一山”。古迹有甘露寺、多景楼、凌云亭(祭江亭)等。为旅游胜地。
在今湖北咸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大田所: 朝霞岭 “在所东五十余里。巍峨高耸”。
西汉改曲阳县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县城在山曲之阳,是曰曲阳,有下,故此为上。”东汉属中山国。三国魏属常山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并入新市县。景明元年(500
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: 南阳郡冠军县有 “宛之临駣聚”。
在今新疆温宿县北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1: 萨瓦布齐鄂拉在 “图斯库勒南,阿克苏北。库克墨尔根郭勒发源南麓”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置,属九溪卫。治所即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一百十里所街。清属石门县,后废。明初置,治今湖南省石门县西北所市。属常德卫。后属九溪卫。清废。
即今西藏班戈县北之扎加藏布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牙尔佳藏布河“在喇萨北七百余里。源出巴萨通拉木山,西流入喀齐国,为卫地之北界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汝南县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。大业二年 (606) 移治今郏县西北五里,属汝州。三年 (607) 属襄城郡。四年改为郏城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置,治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内。《渚宫旧事补遗》: “湘东王绎于子城中造湘东苑。穿池构山,长数百丈,植莲浦中,缘岸杂以奇木。”
明改元古州置,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郊海浪河注入牡丹江处古城。一说在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(东京城)。
①即今山东金乡县南兴隆乡。清同治《金乡县志》卷2:兴隆集在“城南二十五里”。②即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十四里兴隆乡。清乾隆《祥符县志》卷6:有兴隆集。③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四里兴隆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