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港

北港

①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象山县:北港“在县东北十五里,东达大洋,西距奉化之鲒崎山”。

②一名笨港。原指今台湾北港溪下游北港镇一带。为台湾岛上汉族移民最先到达并开发的地区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开辟纪》载:漳、泉边民渐来台湾,而“以北港为互市之口”。同书卷29《颜思齐郑芝龙列传》载: 明天启四年(1624),漳州人颜思齐、泉州人郑芝龙率其党羽“至台湾,入北港,筑寨以居”。是颜思齐、郑芝龙开台时已有北港之名。故明代曾一度称台湾为北港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晋江县“彭湖屿”条:“北港盖在彭湖之东南,亦谓之台湾。”


台湾省地名。始见于明。《大清一统志》作笨港。所指有三义:(1)今台湾岛西南北港溪下游北港镇一带。本省开拓初期从大陆移来的居民多在此登陆,是大陆与台湾交往的主要港湾。明天启四年(1624年),颜思齐、郑芝龙等入台湾即据北港。中心地今北港镇,在康熙年间已形成河港街,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建立妈祖庙,为今日朝天宫之前身。(2)台湾本岛。《明史·鸡笼传》:“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,故名北港,又名东番。”(3)泛指台湾中、南部地区。《顺风相送》:松浦往吕宋,“丙午六更见北港、沙马头”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北港即彭湖之唇齿”,“北港盖在澎湖之东南,亦谓之台湾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密峰尖山

   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英山县: 密峰尖山 “山峰错列,以形似名”。

  • 倘甸

    即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一里倘甸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: 倘甸 “在司 (今建水县西南官厅) 东。道通蒙自,为边境要地。天启二年,增设倘甸守备于此”。彝语 “倘” 为松树,“甸”为坝子,

  • 虎头关

    ①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七十里阎家河畔。宋代与穆陵、黄土、白沙、大城为五关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0黄州: 五关 “李奏 《乞复五关之险》: 夫虎头关形势最险,两山千仞,一涧冲激”。《元史·定宗

  • 鄯善镇

    ①北魏置,治所在扜泥城 (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)。《魏书·西域传·鄯善》: 世祖时,万度归讨鄯善,“其王真达面缚出降,度归释其缚,留军屯守,与真达诣京师……拜交趾公韩拔为假节、征西将军、领护西戎

  • 献河

    亦名陷河。在今山东庆云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庆云县: 献河 “或谓之陷河。县西北境之水,多汇于此。经海丰县 (今无棣县),引流东注于海。

  • 仆骨部

    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东北鄂嫩河上源至俄罗斯鄂嫩河中游一带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仆骨》:“仆骨亦曰仆固,在多览葛之东。”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置金微都督府。至德时,仆骨部贵族仆固怀恩以功为朔

  • 鹊洲

    在今安徽铜陵至繁昌二县间长江中。鹊头为铜陵县北鹊头山,鹊尾在繁昌县东北三山。西对无为县,为长江险要之处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 泰始二年(466),“ (陶) 亮本无干略,闻建安王休仁自上,殷孝祖又至,不

  • 张公山

   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三十五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义兴县“有张公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2宜兴县:张公山“在县南三十五里。山巅空穴到底,郭璞注云:阳羡有张公山,洞中南北二堂。故老传云:张道陵居此求仙,因有张

  • 瓦寺宣慰司

    清嘉庆元年(1796)改瓦寺安抚司置,属茂州直隶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玉龙乡西北涂禹山。民国改土归流。

  • 良山

    ①亦名狼山。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镇)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怀安卫:“良山在卫西十五里。旧名狼山。《志》云:魏主珪天赐二年如狼山,至于延水。《志》以为即此狼山也。”明永乐中,车驾驻此, 因改今名。②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