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秋观
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一》:鸿禧观“在会稽县治东北三里,即唐贺知章宅,置为观,名千秋,宋改今名,为朝官典领之地。明永乐中,又改为明真观”。
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一》:鸿禧观“在会稽县治东北三里,即唐贺知章宅,置为观,名千秋,宋改今名,为朝官典领之地。明永乐中,又改为明真观”。
北宋庆历二年(1042)改北平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即今河北顺平县。金改为永平县。北宋庆历二年(1042年)于北平寨置,治今河北省顺平县北,四年移治北平县(今顺平县)。金贞祐二年(1214年)升为完州。
在今山西静乐县城东。《清一统志·忻州》:岑峰山“在静乐县治东五十步,冈峦延亘,城之东北隅跨其上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雷泽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濮州。金贞元二年 (1154)废为镇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雷泽县置,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古荡河泊所“在府西北九里,属钱塘, 洪武初置”。区片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。古时多水洼河荡,遂名。明洪武中在此设关。现为杭州教育、科研基地和住宅区。
唐开元八年 (720) 分南安县东部置,为泉州治。治所即今福建泉州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9泉州: “在晋江之北,因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为清源郡治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泉州治。元为泉州路治
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北铁牛关(铁关)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光泽县:大和山在“县西北百二十里,与江西南城县接界。山有铁牛岭,旧置关于此”。
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电白县:丫角岭“在今县(治今电城镇)北五十里。双峰并峙,山色苍翠”。
一作朱尔马台河。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。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吉尔马台河,为鄂尔坤河上源之一。在塔米尔河之南。即辽、元时所称金河(按坦河)。
①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唐县: 唐子山 “一名西唐山。唐因以名州。山麓西南有唐子亭,即唐子乡也”。②在今湖北枣阳市北。《水经· 比水注》: “唐子陂在唐子山西南,有唐子亭。” 《隋书
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乌河,为洮儿河之归流河支流。清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作乌拉桂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