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峰岭
即华封岭。在今福建华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:华峰岭在“府北五十里。一名龙头岭。高千余丈,累磴凿石,以梯行人,北溪之流经其下,滩濑粗恶,怪石巉岩,有三硿二花之名,船楫不通,上下皆当逾岭,溪傍有石状如龙头,因名”。
即华封岭。在今福建华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:华峰岭在“府北五十里。一名龙头岭。高千余丈,累磴凿石,以梯行人,北溪之流经其下,滩濑粗恶,怪石巉岩,有三硿二花之名,船楫不通,上下皆当逾岭,溪傍有石状如龙头,因名”。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高邮军置,治所在高邮县 (今江苏高邮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、兴化、金湖、宝应等市县地。二十一年 (1284) 改为高邮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高邮军置,治高邮县
明置,属泸州。即今四川纳溪县北长江西岸石棚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:石棚镇“州南二十里。有巡司”。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西南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棚,人口740。明末清初时
清置,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临涣集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二》: 临涣镇 “在宿州西南。本朝乾隆十九年设州判驻此”。在安徽省濉溪县西部。面积122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涣,人口1.1万。因临涣
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以铁勒阿跌部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其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哈拉河与鄂尔浑河下游一带。总章二年(669)属安北都护府。开元元年(713)改隶灵州都督府。侨治回乐县(在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
①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红花街。旧属茂名县,明初置平山巡司于此。②亦名红花屯。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五里。为南路关堡之首。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。明洪武中于此置平山巡检司。
即今云南剑川县东南剑湖。元代以来称剑川湖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3: 剑川湖 “在剑川州西北七十里,顶有泉,池宽半亩,下注为此湖,距州之东,周围数十里,绕流罗鲁城,出大理府赵州境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
南齐置,属百梁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境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。属瓦梁郡。隋初废。
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,跨淮南、怀远、凤阳边界的上窑山。亦称洛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1怀远县: 洛河山 “在县南六十里,以近洛河而名。山产煤炭”。唐代 “寿州瓷” 即在山下管咀子一带,今有“寿州瓷” 遗址
本名蒲津关。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三十里黄河西岸。北宋大中祥符四年(1011)改名大庆关。明时因黄河西徙,关在河东岸,故于今朝邑镇东七里另置新大庆关。1929年分朝邑、华阴二县于此置平民县。1950
一作玳瑁县。西汉置,属珠崖郡。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市南。后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4琼州琼山县引 《元和志》 云: “本汉瑇瑁县地,正观五年分置琼山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