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寿山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3泸州: 南寿山 “在乐共城西南三十五里。名博望砦。山高且秀。晏夷平定,守臣绘画以进,上意悦之,赐名南寿,又名御爱。其林木有禁不采”。光绪 《叙州府志》 卷5: 南寿山在 “县 (今兴文镇)西十里。初名博望,讹为八望。四面陡绝,屹如城墉,山下四周无路,惟西关口与插旗山,有隘道可通”。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3泸州: 南寿山 “在乐共城西南三十五里。名博望砦。山高且秀。晏夷平定,守臣绘画以进,上意悦之,赐名南寿,又名御爱。其林木有禁不采”。光绪 《叙州府志》 卷5: 南寿山在 “县 (今兴文镇)西十里。初名博望,讹为八望。四面陡绝,屹如城墉,山下四周无路,惟西关口与插旗山,有隘道可通”。
①自今上海市宝山区东北旧吴淞江口,沿海岸向西南延伸至今杭州湾北岸海宁县一带的海塘前身。始筑年代不详,唐开元元年 (713) 重筑,故址已难确指。②在今浙江杭州市南江城路一带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
唐初分安丰县置,属寿州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括地志》: “肥陵故县在安丰东六十里。”武德七年 (624) 废。
北宋雍熙二年(985)置,为羁縻州,属融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。元废。北宋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。属融州所领羁縻州。辖境相当今罗城县西北一带。元废。
在今安徽广德县南七十里,接浙江安吉县界。《宋史· 岳飞传》: 南宋建炎四年 (1130),“诏讨戚方,飞以三千人营于苦岭。方遁,俄益兵来,飞自领兵千人,战数十合,皆捷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德州: “
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八尺江北岸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明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“八尺之北,大江之西,巡司名八尺,驿又名黄花。”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、邕江南岸。以近八尺江得名。地势险要,明洪武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封丘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),郭威军至封丘,“南、北军遇于刘子陂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南。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年)郭威军于此。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禄劝州: 法块山 “四面削立,惟东南有一径,可容单骑。旁有裒阿龙山”。
明置,属阆中县。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8保宁府: 梁山关 “在灵山麓,与梁山相连,故名”。
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。东汉移治今湖北谷城县东南。西晋属襄阳郡。南朝宋属新野郡。南齐属义安郡。北周废入安养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东汉迁治今湖北省谷城县